意昂体育

中国研发1000公里空投导弹,印度媒体盛赞:美军无处可逃

最近,印度媒体《欧亚时报》罕见地写道,赞扬中国正在研发的1000公里远程空对空导弹,文章指出,这款先进武器一旦问世,美军的F-22“猛禽”或者B-21“突袭者”隐形轰炸机,就算在千里之外也难以逃脱。

有趣的是,印度媒体《欧亚时报》竟然少见地称赞中国研制的那款射程达到1000公里的空对空导弹,文章强调,一旦这款新型武器正式投入使用,美军的F-22“猛禽”或者B-21“突袭者”隐形机在千里之外都几乎难以幸免。

文章里说,中国正在研发一款射程达到1000公里的超音速空对空导弹,声称它可以让美军的战机只能退到地面去,还能打破印太地区的力量平衡。这一数据远远领先于现在的主流空对空导弹,比如美国的AIM-174B改型400公里、俄罗斯的R-37M“蝰蛇”也只有400公里,中国的PL-17大概能打到500公里左右,甚至这个新导弹的射程几乎接近一些战术弹道导弹的距离。

印媒引述的消息来源是《南华早报》,不过就目前来看,或者说在短时间内,像这种射程达到1000公里的超音速空对空导弹,实际作战中的作用就没那么明显了。

需要强调的是,现代中远程空对空导弹普遍使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冲压发动机等技术,借助高能燃料和空气动力学的优化来实现超音速飞行。400到500公里的射程已接近目前技术的极限,要实现1000公里的射程,传统的动力系统方案就挺难办的(要知道,中型、重型战机挂载这样的导弹,重量和体积其实是受到限制的)。

专家指出,要达到1000公里的射程,可能会采用一种新型的超级燃冲压发动机(Scramjet)和火箭基组合循环(RBCC)动力的混合方案。这个超燃冲压发动机能在超过5马赫的高速状态下直接吸入空气并点火燃烧,理论上的射程远远超过传统的冲压发动机。而RBCC则通过火箭发动机提供起步时的推力,弥补了超燃冲压发动机在低速启动时期的动力不足。

早在前几年,西工大就试射过类似的火箭,基本上那事儿就是两年前搞定的事儿。所以,打造一款射程达到1000公里的超远程空空导弹,技术上说,已经不是难事儿啦。

说到底,距离不是难点,关键还是怎么能把目标藏得细心点,不容易被发现。

不过,问题的重点在于,即使导弹的射程达到1000千米,真正的战斗价值还是看能不能在那么远的距离发现并锁定目标。现代装备上配备的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它的最大探测距离大概在200到400千米左右,比如F-22的ANAPG-77雷达对普通空对空目标能探测到大约370千米,歼-20的相控阵雷达测得距离也在400千米左右。基本上,这个范围也就是机载雷达的极限了。

雷达的探测距离跟发射功率的四次方根有关,同时还跟波束宽度的平方根成反比例。要想侦测到1000千米外的目标,比如战斗机,至少得把现有的雷达功率提高到7倍以上,用目前的技术,从根本上难以实现。不光是战斗机用的雷达,就算是美军的阿利伯克3的SPY6,或者055驱逐舰上的346B这类大尺寸、功率远胜于战斗机雷达的巨型相控阵雷达,也没人能检测到导引攻击距离达1000千米的战斗机。

就算导弹有1000千米的超长射程,凭现有的机载探测设备,要在千里之外准确识别敌方目标并引导导弹去攻击,这事儿基本没法实现,也不是短时间内能搞定的技术难题。

目前的机载雷达受到功率和波长的限制,没法直接在千里之外捕捉目标,因此得依靠整体系统的支撑,比如无人机提前侦察、卫星建立网络、预警机接力引导组成的多领域协同体系。这不仅对单一武器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得靠空天信息网络的深度融合。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不是一蹴而就的,但中国在这块持续努力,已经为改变未来空战的规矩埋下了关键的伏笔。

#AIGC热点大赛#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