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48年60军起义副军长空缺,毛主席:给红军送过重礼的国军排长在哪

48年60军起义副军长空缺,毛主席:给红军送过重礼的国军排长在哪

1948年10月,国民党第60军军长曾泽生被困于长春城内,陷入了攻守两难的境地。

这支曾浴血抗日前线的滇军精锐,最终该何去何从呢?曾军长最终选择了一条明路——起义投诚。

然而就在起义之后,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出现了。

60军整建制改编为解放军第50军之后,曾泽生留任军长,徐文烈担任政委,但一个关键性的职位却悬而未决——副军长由谁来担任?

当消息传到西柏坡后,毛主席沉思了一阵,然后突然问道:"当年给红军送过重礼的那个国军排长,现在在哪里?"

毛主席所说的这个人是谁?他和50军又会有怎样的缘分呢?这一切还要从1929年说起。

那是在1929年的12月,在江西永新县九陂山的山区,时年28岁的国军排长叶长庚,正站在红5军指挥部前,非常标准地敬着军礼。

他的身后是22名士兵、8支汉阳造步枪和两挺马克沁重机枪。

这个身材魁梧的国军排长脱下国民党军帽,向迎出来的红5军军长彭德怀大声喊出了"请求加入红军"的誓言。

叶长庚的投诚绝非一时冲动。早在他15岁当铁匠学徒时,就因目睹地主欺负欠租农民而义愤填膺。

在目睹了旧社会的黑暗之后,他的心里早就埋下了反抗种子。

后来他参加了国民党军队,但是仍然感觉不到,这样的军队和那些军阀有何不同。

1926年的北伐期间,叶长庚所在部队在湖南浏阳短暂停留。当时,他便与当地的农民协会有所接触。

在看到农民们热情高涨的"打土豪分田地"时,他的思想也开始发生变化。

1929年,叶长庚在驻防江西期间,他暗中搜集红军的宣传资料,结果发现红军在当地很得人心,是真正为老百姓打天下的部队。

所以慢慢地,他就动了投诚的念头。不过,叶长庚也有顾虑,自己和红军打过仗,对方能否接纳自己?

而且,国民党军队还宣传,说"红军虐杀俘虏",这曾给他带来了不小的顾虑。

但是,他却通过一些消息了解到,红军不仅不杀俘虏,甚至允许带械投诚者保留原职。

对于尔虞我诈的国军,叶长庚早就看不惯了,也知道他们经常搞“假宣传”。

于是,他和手下的二十多个弟兄商量了一下后,果断决定带械投诚。于是,就有了我们前面说过的那一幕。

面对叶长庚的投诚,红军自然是非常高兴。

尤其是那两挺马克沁重机枪,更是如同珍宝一般的存在。

根据时任红5军参谋长的邓萍回忆,这两个大家伙所有周边装备齐全,枪管锃亮如新,一看就是精心保养的好武器。

叶长庚还特意说明,这两挺机枪是参加过南昌会战的“功臣”,自己这里有详细的使用和保养记录。

而当时的红五军总指挥彭德怀,对叶长庚也非常重视。他当场宣布:按红军的相关条例,奖励叶长庚250块大洋。

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相当于上海技术工人五年的工资。

但是,这位铁匠出身的汉子却坚辞不受。叶长庚表示,自己如果是为了钱,还不如把机枪卖给民团呢。

从此后,叶长庚就成了红军中的一个机枪连连长。他的军事才能,也慢慢显现了出来。

在1930年第一次反"围剿"中,他指挥部队在龙岗设伏,用精准的火力压制住了国民党18师先头部队,为活捉张辉瓒立下大功。

在抗战之中,他也是屡立战功,还参加了百团大战。

但是,由于后期主要参与参谋工作,再加上自己的高风亮节,这位带着重机枪投诚的"特殊人才",至1945年仍只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一名参谋长。

聂荣臻元帅晚年曾经透露,叶长庚曾经三次拒绝提拔,总说把机会让给年轻人。

解放战争开始后,国共双方首先在东北展开了角逐。而国民党的第60军,也被派到了这里作战。

自1927年建军以来,滇军便以骁勇善战著称。抗战时期,60军血战台儿庄,死守禹王山,伤亡过半仍死战不退。

但是,他们却在国民党内部饱受歧视。内战爆发后,这支"杂牌军"被推上东北前线当炮灰,可却连军需补给都遭到了克扣。

时间一长,官兵们的士气极其低落。60军的军长曾泽生,也曾想过要“精忠报国”。但是,东北战场的现状却让他无比失望。

毗邻的国民党嫡系部队吃着空投的大饼,自己的士兵却连酒糟也吃不上,时间一长,他也有了其他想法。

于是,我东北局抓住这一矛盾,通过潜伏党员刘浩等人做工作,最终促成了60军的起义。

这次起义,让长春城兵不血刃地回到了人民手中,但是,副军长的人选却悬而未决。

此时,毛主席想到了叶长庚。叶长庚此时已经在革命队伍中工作多年,经验极其丰富,政治水平也高。

在50军刚刚改编完成、人心不稳的时候,派遣一个既有国军背景、又有能力的将领去管理,是十分有好处的。

于是很快,叶长庚便“空降”50军,成了副军长。对于这一事件,50军内部的不少人是不服的。

原182师师长白肇学便在私下抱怨,认为副军长应该是自己的。

但是,叶长庚刚一到任,便在开会时公布了自己的履历。并且笑着说:“你们的地位是功劳换的,我的是用重机枪换的。”

一句玩笑话,既缓解了尴尬的气氛,也让那些不服的人闭上了嘴巴。叶长庚的主要工作,是搞政治和管理。

1949年1月,50军在南下入关的途中,发生了震惊全军的"通县事件":三个原滇军连长因为克扣菜金被士兵举报,结果竟当众殴打举报者。

而叶长庚的处理方式,却很特殊。他先是召集全军团以上的军官,去观看《白毛女》。

在引发其情感共鸣后趁势宣布,从此以后要"旧账不算,新账从严"。

说完新规之后,叶长庚带头搬出军官宿舍,离开小灶食堂,与士兵们同吃同住。

看到连副军长都如此自律,那些50军的骄兵悍将,也就不敢再说什么了。

50军既然加入了革命,自然也要开展"诉苦运动"。但是,叶长庚却特别注意方式方法。

他从来不搞批斗大会,而是组织"国共对比讨论会",对比两党之间的差距。

另外,叶长庚还在驻地组织了"战壕课堂",用最朴素的"三问教学法",也就是询问告诉士兵们,自己为谁打仗、为谁带兵、靠什么打胜仗。

同时,他还用唱军歌这种最普通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感染士兵们。

所以,虽然50军的改编过程中,虽然出现过一些小波折,但是总体却很稳定。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50军也再一次厉兵秣马,去朝鲜作战。刚一参战,他们就碰到了英国的装甲部队。

不过,50的战士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以肉身击败坦克的辉煌战绩。

很快,独属于50军的考验就来了。在第二次战役之后,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意识到美军要反扑,于是在汉江布置了防线。

在这场阻击战中,50军被顶到了最前方。当敌人的反攻到来时,那强大的火力,一度压得人抬不起头。

但是,经过叶长庚改造过的部队,早已脱胎换骨。其中,148师442团1营坚守白云山,挡住了美军25师百余次冲锋。

当弹药耗尽时,战士们就用铁锹、铁镐甚至是石头与敌肉搏。

此役50军伤亡1.3万人,但同时也歼敌1.1万人,并且守住了防线。事后,彭德怀含泪说:"50军打出了国威!"

在历史的变迁中,50军的兵将起起伏伏,生活过得并不算一帆风顺。

但是,却没有听说过有一个人,抱怨过他们的副军长。革命的薪火,通过叶长庚顺利地传递了下去。

当主席追问"那个排长在哪"时,他寻找的不仅是一个副军长,更是一个革命初心的传承人。

这位戏称自己“用枪换来副军长”的人,确实是最适合那支队伍的人选。

参考资料:

1、开国少将叶长庚——桐庐新闻网2011年06月09日 08:01:49

2、叶长庚(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百度百科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