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9月再创新高,美欧变化带来哪些外贸新信号?
9月的出口数据让很多人有点意外。中国对外出口总额飙到了3286亿美元,同比增长8.3%,这是2025年以来单月最高纪录。照这个势头来看,整体出口货物的热度并没被经常被提起的贸易摩擦“泼冷水”。但翻翻细账,对美国的出口却是另一幅景象,9月居然直降了27%,这事儿大家议论不少。
不少朋友关心,到底中国的货去了哪些地方?其实出口的方向正悄悄变了。不光是美国在减少,欧盟成了新高地:9月对欧盟的出口增速超过14%,创下三年新高。这种强势表现,算是给对美出口的下滑打了一针强心剂。今年头九个月累计看,对欧盟的出口涨了9.2%,进口反降2.4%。有网友说,这是不是产业链部分转向欧洲了?
再看东南亚十国这“邻居”,中国对他们的9月出口增长16%,全年到9月更是涨了近16%。有趣的是,从贸易替代的角度来说,东南亚捡了部分原本流去美国的订单。有企业反馈,今年越南、泰国的转口业务变多,不少产品其实还是“中国制造”贴了个“出口东南亚”的壳。
贸易“通道”里,香港地区的表现相当抢眼。头九个月中国大陆对香港出口总值超过1.7万亿元,同比增长13.6%;而从香港进口竟暴涨88.2%。香港作为国际转口港,似乎再次发挥了“超级联系人”的角色。熟悉行内的人都说,不少热销单背后都是香港作为“出口中转站”在运作。
日本和韩国两位老客户,今年的数据也有意思。对日本出口和进口都小幅上涨,对韩国的出口维持微增,但进口上升,对韩贸易逆差持续扩大。不少半导体行业从业者分析,这背后其实是高端芯片和关键材料流入中国,加工后又销往全球。
至于印度,虽说进口微降,但中国对印度出口增长快到14%,贸易顺差高达6300多亿元。不少人疑惑,印度哪来那么多外汇?有业内说法,近两年印度在数字经济、基建需求爆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比表面数据还大。
再提一句俄罗斯,尽管资源合作火热,但出口和进口都在跌,贸易逆差还不小。这里面,能源贸易定价调整、中间品换汇比例变化都有影响。普通人感受不深,但工业圈内很有话题性。
数据背后,其实能看到中国出口正在有意识地分散风险。对欧美和日、韩、印的出口并非同步,有涨有跌;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增长潜力明显;对中国台湾地区的大额逆差背后,大家都知道“芯片”是最关键的买单项。整体来看,出口局面正在变得更智慧和柔韧。
外贸新格局下,你觉得哪些行业机会最大?评论区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