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场饭局,拉开了70亿亏损的序幕?
“你投了吗?”“投了,一开始收益挺高的,后来就出不来了……”
这是2023年夏天,北京东三环某高档日料店的一场饭局。坐着的都是娱乐圈的“熟面孔”:导演、演员、音乐人,还有几个经纪人。
话题从某新剧的选角跳到“中植系”,气氛顿时沉了下来。
知名记者李微敖也发出了爆料。
没人愿意多说,但很多明星都参与了。
谁也没想到,这场“高收益”的投资,最后成了吞噬数十亿的黑洞。有人说,亏了70亿的那位,是个名字两个字的女演员。
有人断言,是她老公带她投的,还有人说,其实受牵连的远不止一位——汪峰、孙俪、邓超、吴彦祖,一个个都被点了名。
真相,到底是什么?
二、她曾是电视剧里的“大女主”,现实却被投资“割到秃头”
故事的主角,虽然没有官宣名字,但很多细节已经“写在脸上”。
“演大女主的,休息几年,最近疯狂拍戏,老公也是男星,上过跑男。”
这几个关键词一摆出来,网友们脑子里已经浮现出几个名字。有的去对剧集,有的去扒行程表,甚至有人翻出了某女星近两年连拍五部剧的档期安排,简直比福尔摩斯还上心。
据说,她当年投进去的本金是13亿。13亿是个什么概念?在一线城市能买下三十栋豪宅,能拍5部大制作电影,能养一支足球队10年。
可她投了理财产品。
而且是中植系的。
熟悉财经圈的都知道,中植系可不是一般的理财平台。它一度以“高收益、低风险”为噱头,在高净值人群中大肆吸金。利滚利、复利计息、各种“结构化收益”听起来就像是财富自由的直通车。
但这一切,在2023年,黑天鹅落地。
中植系暴雷,负债规模高达4600亿,直接把一众投资者的希望,连本带利卷走。
三、汪峰孙俪频频营业,捞金?还是填坑?
汪峰卖课,孙俪拍剧,邓超连扑三部电影,吴彦祖卖酒又卖课……
很多人还以为他们这是“转型”,或者“保持曝光度”,但有心人一对时间线,发现这些“操作”,全都发生在中植系暴雷之后不久。
汪峰的课程只要299元,对比别的明星动辄899、1299的收费,他这个价格简直像是“慈善”。
有人调侃:“以前是粉丝为爱充值,现在是偶像为坑回血。”
吴彦祖也没闲着,5天卖出500万的英语课,紧接着又代言咖啡、奶茶,还拍了新综艺。一时间,昔日“男神”成了“带货达人”。
孙俪更是让人意外。她原本是出了名的“养生派”,每年只接一部戏,注重生活质量。可自从2023年起,她忽然连拍两部剧,还频繁出现在各种活动上,连红毯都不落下了。
圈内人透露:“她确实投了中植系,金额不小。”
更有意思的是,她的状态也让人议论纷纷。“气色差、状态不佳、眼神疲惫”成了网友讨论的关键词。
是巧合?还是有隐情?
四、明星也有春秋大梦,投资翻车不分圈层
很多人觉得,明星那么有钱,亏点钱怕什么。
但这次不同。
13亿变70亿的“负债”,不是简单的亏损,而是“财务爆炸”。
不仅仅是本人的压力,更牵连到家庭、经纪公司、甚至品牌合作方。有品牌方表示,某明星因为“资金问题”,推掉了原定的代言合作,甚至要求提前预支片酬。
这场投资风暴,像是一记警钟。
你以为只有普通人需要避坑?错了。明星也会被PPT骗得团团转。
也许是熟人介绍,也许是相信站台的大佬,也许是贪图高回报,结果血本无归。
但“高收益,低风险”这六个字,本身就是最大的谎言。
五、回到镜头前,他们不再是神话,而是现实中挣扎的普通人
2024年下半年开始,演唱会扎堆、综艺扎堆、直播扎堆,很多人调侃:“是不是明星们都集体缺钱了?”
其实,这背后,藏着一场场投资失败的余波。
看似风光的明星,背后也有自己的“负债表”;你看到他在舞台上笑得灿烂,却不知道他可能刚从债务谈判桌上走下来。
“人前光鲜,背后拼命。”
这句话,不只是对打工人说的,也适用于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明星。
他们也会被割韭菜,也会被人忽悠,也会为一笔投资后悔不已。
六、写在最后:你以为你在看娱乐,其实娱乐正在看你
13亿变70亿,这个故事听起来荒诞到像小说。
但它是真实发生的。
它告诉我们:金钱不是万能的,认知才是护城河;名气不是护身符,判断才是底线。
在这个“全民理财”的时代,明星也不过是高净值用户。他们投错了,也会被收割;他们信错了人,也会血本无归。
今天你在看他们卖课、拍剧、开演唱会,明天也许他们就在讲课里告诉你:“投资有风险,明星也翻车。”
你以为你在围观娱乐八卦,其实这场大戏里,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演员。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当年一句玩笑,如今成了讽刺。
——END——
#明星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