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35岁光棍蹲村头抽烟:老婆白送都不要?村民追问,他掏心窝子说了实话

35岁光棍蹲村头抽烟:"老婆白送都不要?" 村民追问,他掏心窝子说了实话

村头老槐树下,几个光棍蹲成一排抽旱烟。隔壁张婶端着碗粥路过,凑过去搭话:"都三十五六的人了,咋还不找对象?总不能打一辈子光棍吧?"

最边上的老周把烟锅在鞋底磕了磕,闷声说:"张婶,您当我不想?我要真能找个知冷知热的,早结了。可您算算账——结婚要房吧?现在县城里稍微像样的房子,首付都得二十来万。我在工地搬砖,一个月挣六千,刨去吃喝拉撒,一年能存两万就顶天了。凑够首付得十年,这期间对象不得跑?"

"再说彩礼,隔壁村老李家儿子去年结婚,给了十二万八。人家姑娘还嫌少,说现在年轻人都不要了,怎么我们家就得破费?"老周掰着指头数,"还有办酒席,最少摆二十桌,一桌一千五,这就是三万。我爸妈一辈子攒的养老钱,全得搭进去。"

另一个光棍老陈接话:"房子彩礼就算咬牙扛下来了,婚后更头疼。得要孩子吧?奶粉钱、尿不湿、幼儿园学费,哪样不得花钱?我表弟家娃上小学,报个兴趣班一年就得一万五,两个娃就是三万。等孩子上初中高中,补课费更是像流水似的。我就这么一个儿子,要是以后想让他娶媳妇,还得攒钱买房——这一圈下来,我得干到啥时候?"

张婶听得直叹气:"可你们老了咋办?总不能指望国家吧?"

老周冷笑一声:"养老?我瞅着现在有儿女的,未必比没儿女的强。村东头王大爷,俩儿子都在城里上班,去年摔了一跤躺床上,俩儿子轮流来照顾,可每回待不到三天就走了。大儿媳说'还得上班挣钱',小儿媳说'孩子要上学'。最后还是社区帮忙找了个护工,一个月三千。王大爷偷偷跟我说:'养儿防老?我看就是个笑话。'"

"再说五保户,"老陈指了指村西头的刘爷爷,"人家没儿没女,国家给发养老金,逢年过节还送米送油。前儿我见刘爷爷在村口下棋,精神头比我爸都好。我爸呢?在地里扛化肥,腰都直不起来,还没人搭把手。"

这话引来了不少村民附和。有人说:"现在年轻人压力大,能理解。"也有人犯嘀咕:"可不成家,人生不就少了一大半乐趣?"

这时候,蹲在旁边的年轻小伙小吴插了话:"我倒是觉得,结婚不是必选项。我谈过两个对象,第一个谈了三年,姑娘说'没房没车别想结婚',分了。第二个处了一年,姑娘怀孕了,可我刚失业,想想养孩子的压力,还是提了分手。现在我一个人租个单间,每月挣五千,交完房租水电,剩下的够自己吃饱穿暖。周末约朋友喝喝酒、钓钓鱼,日子倒也自在。"

"可万一哪天想成家了咋办?"张婶还是替他们着急。

小吴挠挠头:"走一步看一步吧。现在这社会,结婚成本太高了。我有个同事,结婚五年,房贷每月七千,孩子上私立幼儿园一年三万,老婆全职在家,全家就靠他一个人挣钱。上次他发烧住院,怕请假扣钱,硬撑着去上班,结果晕倒在车间。你说这日子,是过日子还是熬日子?"

村头的讨论还在继续,可话题慢慢转到了更深处。有人说:"不是不想结婚,是不敢结。房价涨、教育贵、看病难,哪样不是压在普通人头上的山?"也有人叹气:"以前一家七八个孩子,也没见多难。现在养一个都费劲,到底是哪儿变了?"

其实大家都明白,结婚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它关系着房价、就业、教育、医疗,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压力分配。年轻人不是抗拒婚姻,是在等一个能松口气的机会——等房价不再是天价,等教育不再是军备竞赛,等看病不用跑断腿。到那时候,或许会有更多人说:"嗯,我想结婚了。"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