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国曾经的疆域,许多人的脑海中或许会浮现香港、澳门,甚至是外蒙古,但你了解吗?还有一个地方,直到1994年才在法律层面上跟中国彻底划清界限,那个地方就是图瓦共和国。
如今,这块土地由俄罗斯掌控,以壮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文化闻名,特别是那里的美女和喉音歌唱,真是令人印象深刻。虽然离开中国已经这么久,附近的人们还会不会记得曾经是中国的一部分?他们对中国又有啥样的感情呢?
图瓦共和国,原名唐努乌梁海,地处西伯利亚南部,夹在蒙古和俄罗斯之间,面积大约17万平方公里。这一地区的历史挺丰富,与中国的关系也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
早在汉朝时期,图瓦这块地方就由西域都护府管辖,算是中国的一部分。到了唐朝,居住在这儿的游牧部落不少,经常带牛羊马匹去长安,和中央政府的关系也挺不错。
进入元明两朝,虽然中央政府对这片区域掌控有些宽松,有时也紧张,但图瓦始终没完全摆脱中国的影响。到了清朝,这地方正式归入版图,设立了扎萨克制度,清朝还在这里修建了行宫,夏天皇室亲戚经常来避暑。那会儿的图瓦,算是中国的一部分,谁也拿不走。
可惜好日子没坚持太久,清朝到末年,国家虚弱,沙俄趁机伸手插进来。1864年,中俄签订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把图瓦的西边给划走了,这算是丢掉的第一块地了。到1911年,清朝覆灭,图瓦局势也变得乱七八糟。沙俄见了机会,1914年就直接推动图瓦“独立”,设了个乌梁海边疆区,名义上不再是中国的领土,实际上变成了沙俄的傀儡。
1921年,苏联红军一到场,帮忙建立了“图瓦人民共和国”,名字听着挺威风,但实际上就是个被操控的傀儡政权,除了苏联和蒙古,没人真正认它。到了1944年,苏联直接把图瓦给收了,改成了图瓦自治州,算是彻底从中国手里抢过去的。1991年苏联一解体,图瓦就跟着变成俄罗斯联邦的一个自治共和国了。
1994年,那可是个重要的年份,中俄签了《中俄边境管理制度协定》,正式划定了边界线,图瓦的归属问题基本上尘埃落定了,法律上就是俄罗斯的。有人会问:中国是不是到了1994年才放弃图瓦啊?其实情况没那么简单。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之后,从未正式提出要收回图瓦,1994年的这个协议,更像是对现状的一种确认,而不是主动放弃的意思。严格说来,早在那之前,图瓦就已经不再属于中国了,1994年不过是盖了个章罢了。
这段往事听着挺让人唏嘘的,图瓦从中国那边一块块地被拿走,最后变成了别人的领地。接着咱们再看看,现在的图瓦到底变成啥模样了。
现在的图瓦,位于俄罗斯偏远的角落,虽然生意不算兴旺,但那里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特色确实挺吸引人的。网上常有人说那边“美女满地”,这可不是无稽之谈,确实有那么点道理。
图瓦四面环绕着阿尔泰山脉和萨彦山脉,地势挺复杂,有高山、草原和森林。雪山融水汇聚成一条条清澈的小河,滋养着大地。火山活动留下的矿物质让水质特别棒,草都长得旺盛,牛羊吃得又好,又壮。当地人喝着这水,吃着纯天然的肉、蛋、奶,生活方式那叫一个健康。
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姑娘,身体素质挺棒,个子也高挑,五官立体得很,皮肤白皙细腻。靠着这些特点,人们自然说那里“美女满地跑”。
说到图瓦的文化,第一想到的肯定是喉音歌唱。这玩意儿叫“khoomei”,是图瓦人独有的嗓子活儿。唱的时候,一个人能发出好几个音调,高低错落,听着像风声水声一块儿,特别震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都把它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在图瓦首府克孜勒还举办国际喉音歌唱研讨会,吸引不少外国人来凑热闹。
除了这个,图瓦还有一种传统的摔跤活动,叫“胡列什”。摔跤手都穿着五颜六色的长袍,在草地上比拼力气,场面热闹得不得了。
不过啊,图瓦也有不太美的地方,经济发展得挺缓慢的。主要就是靠放牧和耕种,工业几乎没什么起色。到2022年,图瓦的人均GDP才3200美元,跟俄罗斯全国平均差得远呢。在俄罗斯86个一级行政区里,图瓦的经济总排前几名都难。交通方面也不怎么方便,没有铁路,只有几条破旧的公路连到外面,想要搞发展还挺不容易的。
图瓦的现状嘛,一方面自然和文化资源还挺丰富,另一面经济发展确实有点跟不上脚步。可实际上,这地方确实有自己的吸引力,外人对它的关注也不少。接着,咱们就谈谈当地人对中国的看法,这也是大家特别感兴趣的话题。
图瓦离开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之后又一直被俄罗斯和苏联管着,导致当地人对中国的看法跟以前肯定不一样。得从历史、文化再到现实这些方面逐步了解,才能比较客观地看清楚他们现在的想法和态度。
在清朝之前,图瓦算是中国的一部分,但自从1911年划出界线以后,这段历史逐渐被人遗忘。苏联那会儿,教育宣传全用俄语,教科书里根本没提过图瓦和中国的关系。到了如今,年轻一辈大多都不知道自己祖辈跟中国到底有什么关系。偶尔听到老人唠叨,也就当故事讲讲罢了,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情色彩。毕竟几代人过去了,关于那段历史的记忆早就变得模糊了。
现如今,图瓦人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认同都偏向俄罗斯这边。俄语成了官方语言,学校里学的也是俄罗斯的历史文化。虽然他们还是有自己的语言和传统,但年轻一辈更习惯用俄语交流,流行文化的套路也差不多都和俄罗斯主流接轨。中国的文化在这儿几乎没啥影响力,连春节的热闹也没人再过。大部分图瓦人觉得自己就是俄罗斯这个大家庭里人,不太把自己跟中国“老乡”扯上关系。
图瓦和咱中国地理上也许不算太远,但实际联系少得可怜。边境那头,俄罗斯一把把持着,人员来往基本没有。中国的游客去那的也不多,主要是交通不好,签证手续又麻烦。当地人和中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几乎没有,日常生活中根本接触不到中国的东西。所以在图瓦人眼里,中国就是一个遥远的国家,跟自己没啥关系。
提到“中国情结”,其实图瓦人基本没有这回事。网上有些文章胡乱猜测,说他们还怀念中国啥的,那都是空穴来风。实际情况是,他们更关心自己的生活,比如经济怎么样提升,文化怎么传承。对中国来说,他们没啥特别的感情,也没必要非得揣摩这块。偶尔有人提起这段历史,当地人顶多应个“哦,是这么个事啊”,不会有太大反应。
图瓦这地方,从中国领土变成俄罗斯一部分,也经历了百余年的曲折变化。如今凭借自然美景和独特的文化站稳脚跟,虽然经济还算不上发达,但过得也挺平稳。当地人对跟中国的渊源早就不太在意了,更别说有什么“中国情结”了。时间一长,这些记忆都慢慢变得模糊,不再那么重要。
你觉得要是图瓦这块地方没丢的话,现在会变成什么样子?或者说,那里的人会不会有一天重新想起自己跟中国的关系?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