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2025年上半年,湖北的步子迈得有点大,GDP增长6.2%,2.96万亿元,速度比全国高出0.9个百分点,四川也不甘示弱,31918.2亿元,增速5.6%,两个省都在拼命往前冲,现场气氛紧张得像拉满的弦。
湖北这几年势头真的猛,常住人口5834万,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十二个地级市撑起了半壁江山,产业集群万亿级,光电子、汽车制造、大健康撑起了大梁,别忘了高端装备、新材料这些优势产业也是五千亿起步。
2025年一开年,湖北投资和消费两头发力,制造业投资涨12.5%,民间投资也有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的增幅,家电和家具换新政策更是直接把相关商品的零售额拉到30%和60%以上,市场活力肉眼可见。
外贸这块湖北表现得特别亮眼,2025年上半年进出口总额4023亿,增长幅度28.4%,出口蹭蹭往上走38.5%,领跑中部,创新动能也够硬,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14.4%的涨幅,工业增长贡献率27.5%,一系列数据看湖北就像开了挂。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8.8%,技术合同成交额10.6%,这些枯燥的数字背后,是湖北在拼命追赶,区域协同17个市州一起发力,10来个市州GDP增速高于全省平均,这已经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团队作战。
把镜头切到四川,这个西南大省,人口8364万,面积48.6万平方公里,下辖21个地级行政区,2025年它的人口红利和产业集群还是核心竞争力,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医药健康六大产业,撑起了四川的底气。
服务业成了四川的新主心骨,2025年上半年服务业占比62.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这些新兴产业增速超10%,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新技术产业年增速超36%,光伏电池产量也增长近两倍,绿色经济成了新名片。
四川工业增加值增速7.3%,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汽车制造业转型速度加快,现代服务业和工业协同发展,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升级,2025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涨了10.2%,互联网相关消费场景涨幅20%以上,经济在稳步转型。
四川经济体量大,人口基数高,GDP排名全国第五,人均GDP虽然只有77352元,和湖北的102832元有差距,但底盘厚实,抗风险能力强,2025年上半年,四川GDP还是领先湖北少许。
仔细想想,四川靠人口和产业,湖北则靠创新和外贸,谁都不想服谁,谁都在用力往前蹬,湖北抓住高技术产业、外贸、民营经济,四川则靠服务业、人口红利和传统产业转型,局势扑朔迷离。
时间倒回2025年初,湖北的“投资+消费”模式已经跑出新速度,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不断拉高天花板,四川则在现代服务业上试图另辟蹊径,两省的赛道开始有了分化,方向不一样,但目标都很明确。
湖北的科创投入,2025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幅8.8%,明显高于总投资增速,区域经济更加均衡,17个市州一起发力,这种集体冲刺的感觉,给四川也带来不小压力。
四川则在绿色经济上下功夫,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等产业增速让人侧目,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超两倍,绿色经济占比持续提升,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行不悖。
两省的GDP差距,2025年上半年缩小到不到2300亿,2024年还差4000多亿,短短半年,湖北追得很紧,这种追赶态势给四川带来不小危机感,亦给湖北注入更多信心。
2025年,湖北在外贸和创新动能上明显比四川更活跃,尤其出口增速和高技术产业产值增长,已经成为湖北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而四川则靠服务业和传统产业转型,经济结构更偏传统,但也在积极创新。
两省的经济体量逐渐接近,2025年成为节点,湖北人均GDP已经领先四川三万多元,这一数据背后,是产业结构、创新能力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综合体现,四川虽大,但单靠人口红利,未来能否持续领先,问题逐渐显现。
未来几年,湖北只要继续保持高技术产业、外贸和民营经济的高增长趋势,四川如果不能在创新和产业升级上实现突破,两省的GDP差距可能会进一步缩小,甚至出现湖北赶超四川的情景。
2025年,两省的发展已经进入“你追我赶”的拉锯阶段,谁也不敢松懈,谁也不敢掉队,产业、人口、创新、消费、服务业,各自都在寻找突破口,真正的竞争才刚刚开始,大家都在屏息以待。
这场中部和西南的经济战,注定不会短平快,四川和湖北背后是各自的历史、地理、人口、产业和创新路径,谁能率先突破,谁就能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占据上风。
到了2025年下半年,湖北和四川的GDP排名已经成为全国热议话题,双方的官员、企业、百姓都在关注,谁能率先跨过60000亿,谁能保住第五或者第七的位置,成为了新的悬念。
结局会怎样,没人能断言,2026年湖北会不会真的超越四川,还是四川稳住局面,这场赛跑,悬念还在继续,大家都在等下一个拐点的到来。
湖北VS四川:2025中部与西南的经济赛跑,谁能率先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