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资料来源:《百战将星苏振华》
1977年的一天,上海迎来了两位重要的客人,先来的一位是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赫赫有名的共产主义运动老战士,上海第一书记的苏振华以最高礼仪接待了他。
后来的一位则比较神秘,苏振华在招待所门口亲自等候,但等到的却是一个江南老农民。
当时门卫觉得很惊讶,如果说铁托是著名领袖,苏振华对他的礼仪很正常。但眼前的这个老农民看起来稀松平常,居然也能让苏振华亲自等候,他究竟是什么身份呢?
——原来这位老农民不是别人,正是苏振华的亲家。
当时苏振华一看到他,就赶紧上前亲热的招呼:“老亲家,欢迎你呀!”然后就挽着他的手一起走进了客厅,落座后还感慨道:你养了一个好儿子呀!惹得对方连忙说:“孩子不懂事,配不上你家,我们高攀了!”
看到这一幕后,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苏振华可是开国上将,而且还是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他怎么会与一个普通农民结为亲家?
——关于这事,还得从苏振华那坎坷的人生经历开始说起。
众所周知,苏振华是我党军政兼优的开国上将,他很早就参加了红军,从放牛娃成长为红军的团政治委员,曾获得过总司令朱德亲自颁发的三等红星奖章。
在抗战时期,他担任八路军115师343旅政治委员,与杨勇积极扩兵整军,还打了潘溪渡战役,创造了在鲁西平原地带痛歼日军的范例。
之后解放战争爆发,他又继续和杨得志组队,率领杨苏纵队转战华北7000余里,取得了赫赫战功。
建国以后,他被任命为贵州军区司令员,减租减息、镇压反革命和土地改革都有他的身影,为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955年,他也凭借战功被授予上将军衔。
看起来,苏振华的人生光芒四射,是无数人向往的传奇。但是这辉煌的背后,却是他那心酸的儿时经历和难言的婚姻往事。
据资料记载,苏振华在家里排行第七,父亲叫他苏七生,他生下来的时候,家里早已断粮多日,年幼的苏七生饿得哭个不停,要不是年迈的祖母找邻居讨了一把米,苏振华可能就早夭了。
老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当时苏振华的家人肯定也以为他会如此。
但谁都没想到,苏振华好不容易挺过来了,但却又犯下结巴的毛病,以至于得了“七结子”的外号。在他10岁那年,祖母和父亲又相继去世,只留下他和母亲艰难度日。
在那个黑暗的岁月里,一个孩子和母亲面对世道与饥饿,不用想都知道,他们过得有多苦。
也正是在这种苦难的岁月里长大,苏振华很早就开始接触革命思想。随着我党领导的平江工农运动蓬勃开展,苏振华不仅结巴意外好了,而且还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革命预备役青年。
当时他还特意找到了彭老总,请求彭老总收他当红军。彭老总很欣赏这个年轻人,但因为他太小了,所以劝他过两年再来。
两年后,苏振华长大了些,他又找到彭老总请求入军,彭老总当时问他:当红军要不怕吃苦,不怕牺牲,你行吗?苏振华志气高昂的答到:我才不怕呢。打土豪,我背着一只猎枪,次次走在前头,他们见到我都发抖。
看着眼前的孩子斗志昂扬,彭老总也就收了他,这才有了后来成为大名鼎鼎的开国上将。而除了儿时的苦难经历外,苏振华的婚姻也非常不顺。
在他参加红军的时候,母亲害怕他一去不回,于是就给他说了一门亲事,让他和附近的穷人妹子余姣凤结了婚。但万万没想到,因为参加红军的缘故,余姣凤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杀,使得她后来凄然去世。
第一次婚姻的失败令苏振华大受打击,为了压制痛苦,他曾一门心思投入到革命工作中。不过很快他又遇到了第2任妻子孟玮同志,孟玮是一个革命青年,两人一见如故,并在罗瑞卿的牵桥搭线下走到了一起,两人还前后育有7个儿女。
但是,后来因为种种缘故,孟玮坚决要离婚,苏振华怎么劝都劝不了,只能含泪离别。直到第3任妻子陆迪伦,苏振华这才找到了最终归宿。
值得注意的是,苏振华和陆迪伦有较大的年龄差距,当时苏振华还有些担心——可事实证明,真爱可以填平年龄差距的鸿沟,能跨越一切艰难险阻。即使在最艰难的岁月里,苏振华和陆迪伦也依旧不离不弃。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所以苏振华一直都心系百姓,对于自己的子女在爱情的选择上也极为宽容大度,于是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据档案资料记载,苏振华的大女儿名叫苏承业,原本是北京大学西语系的学生。苏承业继承了苏振华的作风,她不怕张家口地处塞外,师资条件和生活条件都远不如北京大学,坚持去了张家口的一所外语学校学习。
之后她又撞上特殊年代,历经磨难,生活过得很苦。也正是在这一期间,她遇到了一个叫杨汉荣的年轻干事,此人坚持正义,而且富有同情心,在苏承业困难的时候给予她很多帮助,于是两人约定终身。
等到苏振华回北京恢复工作后,杨汉荣一家觉得今非昔比,曾请求苏承业另做选择,但苏承业坚持非杨汉荣不嫁。
后来她还写信给自己的父亲表示:自己选择了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朋友,是一个农民的儿子。而因为经历过农民的苦难生活,也感受过婚姻的痛苦,苏振华自然坚定地支持女儿和杨汉荣的婚姻。
正如他回信所称:爸爸也是一个顾农的儿子,一个放牛的出身。更何况共产党人革命者本无高低贵贱之分。于是两家人结为亲家,双方关系一直都很亲密,苏振华对老亲家尊敬也是情理之中。
对此我们不得不感慨,苏振华不愧是革命先驱,他经历过苦难,所以心系百姓,经历过婚姻的失败,所以他尊重儿女的婚姻自由。无论是身为将军,还是身为父亲,他的做法都值得人们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