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俄罗斯的军火界“巨头”——罗索博龙出口公司,最近公布了过去25年里一份了不起的“成绩单”。他们签订了超过3万份合同,出口总额高达2.3万亿美元,表现堪称神话级别,成就非凡,实至名归!
可转眼间,俄媒又开始抱怨,说中国的武器凭着“低价竞争”抢走了他们的传统市场,特别是歼-10CE战机还被点名批评。不过,真正的情况似乎都被一句“低价抢饭碗”的噱头给掩盖了,这场纷繁复杂的军火市场洗牌,可不是用一句“低价抢饭碗”能说得清的。
俄方抱怨中国战机价格便宜,但数据显示可没那么简单——歼-10CE的单价早就突破1亿美元,比俄罗斯的苏-35还要贵呢!埃及、印尼、阿尔及利亚这些国家放弃了苏-35的订单,转而选择中国的战机,看中可不是低价,而是实实在在的可靠性。如今的现代战争可不是闹着玩的,买家最看重的是能按时交货、维修有保障、零件供应跟得上的装备,而不是三五年都没个谱,还得靠“祈祷”才能售后的那些摆设。
俄罗斯的武器市场早就露出了问题。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报告显示,近五年来,俄罗斯在全球武器出口的份额从22%猛然掉到16%,直接被法国赶超,跌到第三位。俄乌战场就像个“试金石”:“照妖镜”一样,暴露出俄制武器的不足:S-400防空系统频频被击穿,苏-35飞得平平无奇,就连印度这个老客户都开始转向法国“阵风”。打不中威风,买卖市场上自然也没底气。
中国武器崛起的背后,有一整套工业体系的强大支撑,从雷达、航电,到导弹、复合材料,咱们国家是全球唯一能涵盖战斗机所有产业环节的大厂。
歼-10CE搭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和霹雳-15导弹,空战能力直逼法国“阵风”;枭龙Block3在印巴边境的冲突中击落苏-30MKI,这实实在在的战斗表现就是最有力的证据,绝不是“仿造品”,而是真正的技术领先。
更让西方军火商头疼的是中国玩出的新花样:卖武器不绑政治条件,还能一起搞技术合作。巴基斯坦引进歼-10CE后,直接在当地自主装配;沙特利用中国的生产线制造无人机;伊朗甚至用“石油换战机”的方式达成合作。这样的“教你造飞机”模式,跟西方那种动不动就断供、制裁的套路一比,简直优势明显,吸引力差不多不在一个档次。
俄罗斯军工的难题,归根结底其实是时代被淘汰的结果。苏联那时候的底子已经耗光了,芯片还得靠拆洗衣机零件来凑,新机型研发也变得拖拖拉拉,连印度订的苏-30升级项目都能拖了五年不搞完。而中国的军工呢,花了二十年时间,搞出了太行发动机、歼-20隐形战机、空警-500预警机,建立起一整套信息化作战体系。这个差距,早就不是简单的“价格战”可以解释得了的。
军火市场从来都不是靠同情心买单的,俄媒抱怨中国“抢市场”倒不如反思,为什么连中亚这个“后院”都在大量采购中国的防空雷达和无人机。当歼-35E开始走出国门,红旗-9BE取代S-400成为抢手货时,俄罗斯那曾经的“军工荣耀”大概真要成为历史课本上的一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