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她是央视春晚主持人, 吞300片安眠药自杀未遂, 抢救7天救回小命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避寒

编辑|避寒

300颗安眠药,7天7夜的抢救,一个央视春晚主持人的生死边缘。

书香门第的艺术初心

1946年6月,江苏南通,一个注定与艺术结缘的女孩降生了。

顾永菲的父亲顾尔镡是江苏知名剧作家,母亲在江苏广播电台做播音员,声音清亮动人,这样的家庭,艺术基因流淌在血液里。

小顾永菲经常跟着母亲到电台,那个年代的录音间里,母亲端坐在话筒前,字正腔圆地朗读稿件。

每一个字都像珍珠一样从唇间滚落,女孩站在一旁,眼神专注,小小的心灵被这种声音的魔力深深震撼。

父亲的书房更是另一个世界,稿纸上密密麻麻的字迹,描绘着一个个鲜活的人物。

顾尔镡的笔下,每个角色都有血有肉,女儿看着父亲创作时专注的神情,心中萌生出她要把父亲笔下的人物演出来的念头。

初中毕业那年,江苏省戏剧学校到南通招生,顾永菲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考试那天,她穿着一件朴素的蓝布褂子,站在考官面前。朗诵、表演、形体展示,每一个环节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录取通知书如期而至,16岁的顾永菲踏进了话剧班的大门。

《雷雨》排练时,老师让别的同学演四凤,顾永菲只能演配角,她心有不甘,暗暗发誓要证明自己。课余时间,她一遍遍揣摩四凤的台词和动作,把每一个细节都印在脑海里。

1962年,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在全国只招收3个女生名额,顾永菲从数千名考生中脱颖而出,成功考入这所艺术殿堂。

上戏的校园生活精彩纷呈,顾永菲很快成为校园里的风云人物。她身材高挑,五官精致,走在路上回头率极高。

美貌是上天的恩赐,天赋是努力的回报,顾永菲在专业课上表现出色,老师们都对她寄予厚望。

命运波折与死里逃生

1966年,一场风暴席卷全国,顾永菲的命运在这一年急转直下。

毕业在即,同学们都在憧憬着分配去向,顾永菲也满心期待着自己的艺术之路。

命运却跟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政治身份不清白",这几个字如晴天霹雳般砸在顾永菲头上,父亲的剧作家身份,在那个特殊年代成了包袱。原本应该踏进话剧院大门的她,被分配到了北京一家化工厂。

从艺术殿堂到工业车间,这个落差足以击垮任何一个年轻人的理想。

顾永菲穿上了蓝色工装,戴上了厚厚的劳保手套,车间里机器轰鸣,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化学气味。

她被下放到农场劳动,拉犁、扒粪,这些从未想象过的脏活累活,成了她的日常。

寒冬腊月,北方的风刮得像刀子一样,顾永菲的手被冻得通红,裂开了一道道血口。有时候,刺骨的寒风会把粪便吹进她的嘴里,那种恶心的感觉让她几乎要呕吐出来。

同事们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她,"知识分子的小姐,现在也得干这种活了。"冷嘲热讽的话语像针一样扎在心上。

夜深人静的时候,顾永菲经常问自己这就是我的人生吗?

失眠成了家常便饭,她到医务室开了安眠药,想要让自己能够睡个好觉。一颗不够,就吃两颗,两颗不够,就吃三颗,药物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绝望像潮水一样淹没了她的理智。

1976年6月10日,她的26岁生日,顾永菲做了一个极端的决定。

宿舍里只有她一个人,她把攒了很久的安眠药全部倒在手心里,300颗白色的小药片,在灯光下闪着诡异的光芒。

一把吞下去,药片卡在喉咙里,苦涩的味道弥漫在口腔中。

意识渐渐模糊,世界开始变得遥远,就在这关键时刻,一个工友推门而入。

医院的抢救室里,医生们轮番上阵,洗胃、输液、监护,7天7夜的生死较量在病床上展开。

奇迹发生了,第8天早上,顾永菲缓缓睁开了双眼,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她脸上,那一刻,她重新感受到了生命的温度。

从死神手里逃脱的那一刻,她对人生有了全新的认识,既然老天让她活下来,就一定有活下去的理由。

银幕绽放与春晚辉煌

1974年,一个转机悄然而至,新疆军区文工团向顾永菲伸出了橄榄枝。

离开北京,远赴新疆,这个决定改变了她的一生。

新疆的天空格外蓝,戈壁滩上的风带着自由的味道,顾永菲重新穿上了演出服,站在了舞台上。多年的压抑在这一刻得到释放,她的表演带着一种特殊的感染力。

1977年,导演赵焕章慧眼识珠,邀请顾永菲参演电影《风浪》,这是她的银幕处女作,也是她艺术生涯的新起点。

一部接一部的电影邀约纷至沓来。《峥嵘岁月》、《但愿人长久》、《雨后》,顾永菲的名字开始在影坛崭露头角。

1984年,机会的大门再次为她敞开,著名导演孙道临决定拍摄电影版《雷雨》,他需要一个能够诠释繁漪这个复杂角色的演员。

试镜那天,顾永菲穿着一件紫色旗袍走进了摄影棚,她的气质和繁漪这个角色完美契合。

拍摄过程中,顾永菲把自己所有的人生阅历都注入到了繁漪这个角色中,那种压抑的痛苦,那种对自由的渴望,她都曾经历过。

电影上映后,顾永菲凭借繁漪一角一炮而红,金鸡奖最佳女主角的提名随之而来。

1986年,一个更大的机会降临了,央视春晚邀请她担任主持人。

除夕夜,全国亿万观众守在电视机前,一辆汽车缓缓驶来,几位主持人陆续下车。顾永菲穿着灰色呢子大衣,内搭格纹毛衣和黑色裙子,一身书卷气让她在众多主持人中格外显眼。

这一晚,她和赵忠祥、王刚、姜昆、刘晓庆、方舒一起,为全国观众献上了一台精彩的演出。

春晚结束后,央视专门做了民意测验,知识分子观众中喜欢顾永菲的最多,因为她身上有一股独特的书卷气。

情感磨砺与人生沉淀

成功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情感创伤。

顾永菲的第一段婚姻开始于那个特殊的年代。为了改变家庭成分,她嫁给了一个工人家庭出身的军人,这不是爱情,只是权宜之计。

当新疆军区文工团的邀请到来时,顾永菲没有丝毫犹豫,艺术的召唤比婚姻的束缚更强烈。长期分居的结果是可以预见的,这段没有爱情基础的婚姻悄然走向了终点。

在新疆,顾永菲遇到了第二个男人。他是歌舞团的乐队队长,少数民族,音乐才华出众,两人很快坠入爱河,这一次是真正的爱情。

婚后,他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小女孩继承了父母的艺术基因,聪明伶俐,讨人喜欢,顾永菲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人生的幸福。

事业的成功却成了婚姻的杀手。

电影邀约越来越多,顾永菲经常要到外地拍戏,一走就是几个月,丈夫独自在家带孩子。寂寞难耐的情况下,他开始了外遇,最让顾永菲痛心的是,外遇对象竟然是她的学生。

这段婚姻也走向了终点,女儿跟着顾永菲生活,她从此成了单亲妈妈。

两次婚姻的失败让顾永菲对爱情失去了信心,她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事业和女儿身上。

春晚主持成功后,各种邀约纷至沓来,顾永菲却决定息影。

"我觉得当一个女人,又是演员,又是母亲,她的第一职业应该是母亲。"她在后来的采访中这样解释自己的选择。

每次出去拍戏,女儿都要剪掉心爱的小辫子,看着女儿眼泪汪汪的样子,顾永菲的心都要碎了。

再成功的事业也弥补不了对孩子的亏欠。

1986年,顾永菲带着女儿移居海外,为了生计,她什么都做过。开过制衣厂,做过贸易,甚至当过司机,天接送女儿上学,晚上还要加班工作。

1998年,陈凯歌找到了顾永菲,《荆轲刺秦王》需要一个能够诠释秦王母亲的演员。

"我们把地球翻了个个,陈凯歌说非要当年演《雷雨》的顾永菲。"副导演的话让顾永菲很感动。

这时女儿已经考上大学,她终于可以重新回到银幕上。

海外媒体称她为"中国最抢眼的女配角"。

如今的顾永菲已经年过七旬,她和女儿生活在一起,过着平静而充实的生活,女儿事业有成,在金融集团担任要职,这是她最大的骄傲。

回望来路,顾永菲没有后悔任何选择,艺术给了她舞台,生活教会了她成长,300颗安眠药没有带走她的生命,反而让她更加珍惜每一天。

那个曾经在死亡边缘挣扎的女孩,最终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