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价格暴跌,股市下挫!三千多元的茅台真的扛不住了吗?

文珠玑说

这篇文章所有信息都来自官方权威渠道,详细的资料会在文章尾部提及。

你想一瓶标价2000元的飞天茅台,它的生产成本到底有多低?500元?300元?抑或100元?其实,答案绝对不是这些数。

据茅台自己公开的数据,销售总量达到4.64万吨的茅台系列酒,整体营业成本为86.62亿元。

用这个数据算一算,一瓶茅台的制造成本居然就只有87.89元,连90块都不到。

就是这款成本还不到90元的酒,市场上最高挂牌价竟然能飙到4000元。

这么算的话,生产的成本在市场价里边占的比例还不到5%。剩下的钱呢,基本都被茅台酒厂和各个经销商渠道给赚走了。

这就能看出茅台其实算是一门暴利买卖,毫不夸张。而且,茅台这门生意不光自己赚得很多,还带动了不少人都跟着赚了不少。

不仅养活了一大群靠卖茅台谋生的经销商,还让A股里不少买了茅台股票的股民尝到了甜头,甚至对当地的经济腾飞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到了2024年,贵州的GDP总额达到了2.27万亿,而就茅台这家公司来说,年收入已经飙到了1741亿,占全省GDP的7.68%,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非凡,对当地的经济带来了显著的影响。

一直以来,茅台都被看作是一项稳赚不赔的买卖,不过最近一段时间,资本市场对它的热度似乎有所下降。

飞天茅台的批发价吧,自从上次跨度挺大的波动之后,价格就一直往下走,照今日酒价的数据显示,最近已经掉到 1800 多元一瓶了。

再瞧瞧股市,过去五个月里,上证指数从3200点一路上扬到3800点,涨幅差不多快20%,整体来说,行情还挺不错的。

真让人跌眼镜,茅台的股价在这段时间里,不光没有跟着涨,反而还在慢慢走低。

以前一度火爆的茅台,现在在股市上的表现,真让不少人瞠目结舌。

这事儿真让人搞不懂,为什么茅台的批发价老是往下掉?大家又为什么都在卖出茅台的股票?难道茅台只是个用来赚差价的金融工具?它到底还有没有未来呢?这些疑问,咱们一点点理清楚。

想明白茅台价格为什么这么复杂,得先搞清楚它的价格体系,茅台主要有三个关键数:出厂价、建议零售价和市场价。

出厂价是茅台酒厂卖给经销商的价钱,作为整个价格链的起点;建议零售价则是茅台给零售商设定的参考标准,但实际上大部分零售商并不会按这个价格出货,卖出的价格通常比建议零售价高出不少。

我特意整理了一下,发现茅台的价格套路挺有意思:建议零售价本身就比出厂价高,市场上的交易价格还比建议零售价更贵。

跟其他白酒一比较就清楚了,差不多都是市场价低于建议零售价,像茅台这样一路加价,倒是少见。

所以啊,咱们之前提到的茅台价格下跌,其实只是市场的牌价在降,而酒厂挂出的出厂价和建议零售价基本上没怎么变。

换句话说,从之前的4000元左右跌到现在的1800多块,真正吃亏的可不是茅台酒厂,而是在中间倒酒的经销商和零售店。

所以,茅台的市价下跌,其实背后原因还真不全是年轻人不喜欢喝白酒。毕竟,真正经常喝白酒的,大部分还都是40岁以上的那拨人。

年轻人原本就不是白酒的主要消费群体,所以这个说法嘛,站不住脚。

有人认为大家的白酒喝得都少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咱们中国白酒的产量一直在往下走。

要是你留意一下茅台的销售情况就会发现,在整个白酒行业产量逐渐减少的背景下,茅台的销量反倒在逐步上升。

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整个白酒行业的销量和产量逐渐降下去,但茅台却逆势而上,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实现了增长,展现出与行业完全不同的走势。

从这个角度来看,用“大家都在少喝白酒”来解释茅台的市场价格下跌,明显站不住脚。

所以说,茅台的市场价格下跌,真正的原因其实是它的供需关系出了点状况。

咱们先看看需求那块儿,2016年年报上注明,当时94%的茅台酒都是靠经销商卖出去的。

到了 2025 年半年报,最新的数据显现,茅台的直销收入占比已经涨到 41%,而靠经销商赚的部分则降到了 60% 以下。

有人可能会觉得,经销商那边拿到的酒变少了,其实不完全是这个情况,配额没太减,但和直销渠道比起来,经销商的份额确实明显减少了。

如今消费者想买茅台,选择变得比以前多了不少,不只是还能去线下的经销商那里买,还可以在网上平台上找到,或者直接通过酒厂的直销渠道搞定。

这样一来,经销商的客户被其他渠道分走了不少,他们手里的订单也就少了,关于茅台的需求自然减弱,市场价格也就随之往下掉。

而且,随着茅台市场价格往下走,酒厂还会采取“挺价”的措施,比如减少线上渠道的出货数量,暂时停止企业团购这块的业务。

其实,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把直销渠道的销量控制住,减少对经销商客源的冲击,帮着经销商稳住他们的生意。

要是真只盯着需求端的动向,也没办法完全讲明茅台降价的原因,毕竟供给端那边也出了一些状况。

到了2024年,茅台系列酒的销量达到了4.64万吨,比起2016年那会儿只卖了2.29万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销量几乎翻了一倍。

销量能这么迅速增长,主要得益于2016年至2024这段时间里,茅台一直在扩大产能、提升产量。

就拿总产量说吧,从2016年的3.93万吨一路涨到2024年的5.63万吨,供应量确实增加不少。

因此,除了经销商的需求被转移出去之外,茅台自身的供应量增加,也是导致市场价格下跌的一个原因。

不过,酒厂扩建产能可不仅仅是影响供给的唯一因素,去年瑞银这家国际投行还专门出了一份报告,详细算了算茅台的社会库存情况。

这边提到的社会库存,主要就是那些为了转手赚快钱而囤的酒,而家里为了孩子升学、自己结婚这些私事准备的酒,可不在这个统计范围内。

瑞银经过估算后得出一个结论:茅台目前的社会库存,大概至少堆积了大约14到15个月的销售量。

比方说,假如茅台一年能卖出1亿瓶,那么市面上光用来储存的库存酒,恐怕得有超过1.3亿瓶,这可真不是个小数字。

这些存货从哪来的呢?大部分人都把茅台当成黄金似的囤着,等着价格涨上去以后再卖,图个赚钱。

所以说,这些存货的一个明显特性就是:价格上涨时,大家都纷纷往里添,想趁机赚一笔;一旦价格掉头往下,没人再愿意继续存了,也就是“买涨不买跌”的节奏。

从2016年到2021年那段时间,茅台的价格一直在升,跟风囤酒的人特别多,慢慢就积攒了不少社会库存。

如今茅台的价格一降,之前偷偷囤的酒主们都慌了神,纷纷把手里的酒推向市场,结果市面上的茅台变多了,价格也就跟着往下压。

这么一估算,影响茅台价格的关键还是供需关系,现在的茅台供应已经多过了真正想喝的人数。

要是能搞懂供需这个核心点,就能理解为啥大家都急着卖茅台股票。咱们再看看持有茅台股票的钱基金变化,除了2015年一季度那会儿略微多了一点,其他时间段其实一直在减。

仔细瞧瞧那些持有茅台股票最多的前十名基金,发现不少都是走短中期趋势的路线,说白了,就是看行业行情咋样,趋势好的时候就买,差的时候就撤。

大伙儿都在抛茅台了,主要原因是白酒行业的繁荣不如以前了,不光是茅台,整个白酒圈的增长都在放缓,有的白酒上市公司净利润甚至出了点儿问题,有的还亏了钱。

不光是白酒行业,整个食品饮料圈子里,除了啤酒还算能维持,别的品类的日子都挺紧张的。

至于啤酒为什么还能活得挺滋润呢?要是有朋友觉得有意思,尽管留言,咱们以后专门开一期专门聊聊这事。

白酒行业的日子挺难熬的,除了消费者那端的冲击外,库存堆积也是拉了不少后腿。

一边是新酿的酒卖不掉,只能堆在仓库里;另一边,又有人囤积的酒太多了。

就拿茅台来说,2016到2021年那会儿积攒的社会库存,差不多相当于现在一年半的销量,这可不是个小数值。

其实,有人觉得禁酒令有点影响,不过实际上,经历了上一轮限制“三公”消费后,现在白酒在公务上的需求占比都少于5%,对整个行业的冲击早就没以前那么大了。

目前整个行业的热度不高,库存也堆得很厉害,大家都看不到白酒行业短时间内有什么明显好转的迹象,自然就会选择卖掉茅台的股票,不愿再等待下去。

这个嘛,说远点,短期看市场情绪比较低迷,茅台股价可能还会有些波动,但要说一直跌到没价值,那就得谨慎点了,毕竟它的品牌影响力还在,基本面也没有太大变化,长远来看,还是有机会的啦。

要搞明白茅台接下来会怎么走,得先搞清楚到底是哪类人喜欢买茅台,以及他们为什么对茅台那么喜欢,情有独钟。

从茅台那些纪录片和广告里一看,不难察觉,它一直都被打造成高档次、有面子的代表。

有个调查机构专门研究过茅台的使用场合,结果表明,它主要是在商务招待、送礼、宴请聚会以及个人喝酒这几块用得比较多。

其中,自己喝的只占了十个百分点,剩下的九十个百分点都是在商务应酬、送礼和宴请这些场合用的蛮多。

有人就这么推断,觉得茅台啊,主要就是用来凑场面、展现酒桌风情的工具,根本不是为了真的喝的酒。

不过,这个说法其实也有点站不住脚啦,有没有想过,那些特别喜欢喝茅台的,或许他们经常出席一些商务应酬或聚会,正好这些场合偏偏就适合喝茅台。

比方说,有个喜欢买衣服的人,总是在短视频平台上购物,我们不能简单地归咎于短视频促使他买衣服,真正的原因还是他自己对买衣服特别感兴趣。

就像我在山东认识的几位经济条件真不错的“酒友”一样,他们每周至少喝三次酒,每次差不多半斤左右,平时商务应酬也挺频繁的。

就算商务应酬少了些,他们只要经济条件还行,依旧会选择喝茅台。

这说明,茅台自己确实有很厉害的品质,产品实力相当强大。

而且,岁月累积下来,茅台一直稳坐行业的霸主位置,除了那些行之有效的营销手段以外,它的产品本身和其他白酒比起来,也是有着明显的区别。

就像苹果手机,不光是个出色的手机那么简单,它跟其他安卓机相比,差距也是挺明显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理解茅台未来的发展方向,还真就没有那么难了。

有一家证券公司曾经出了一份报告,从人均可支配收入、M2 增长情况以及高净值家庭的数量这些方面,综合估算了2023年茅台在市场上的实际需求量。

他们的计算方法是,把2015年茅台的销量作为起点,然后将之前提到的几个指标的增长率相乘,得出2023年的需求估算。

选2015年作为起点,是因为在2013到2014年这段时间内,受到限制“三公”消费政策的影响,茅台的价格出现了一波下滑。

到了2015年,市场上的社会库存基本都没有为了赚快钱而囤货的情况了,那一年出去数据就更接近真实,也更有参考价值。

不过得留意,这个估算是建立在一个前提上的,也就是说,从2016年到2023年之间,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净值家庭收入还有M2等指标,都得持续增长才行。

要说茅台的未来发展,你得把眼光放长远,从长期和中短期两个角度来琢磨。要是有人买茅台,是因为它的酒质上乘、口感浓郁、醇厚,那就得考虑这几个因素对未来的影响啦。

从长远角度看,茅台的发展走向会紧跟社会财富不断增加的步伐。

像高净值家庭收入上涨、经济发展的提速,还有 M2 资金的扩大等等,社会财富越充裕,能买得起茅台的人群可能就会越来越多。

不过,社会财富的膨胀可不是一直走直线的,它会有周期性的波动,就像青春期的身高,从出生到25岁,大概率都是在长高,但这个过程并不那么平顺稳定。

所以啊,茅台也会遇到供需不平衡的情况,就像现在这样,它的产量加上库存总和,明显超过了市场实际的需求。

简单说吧,茅台在接下来的中短期内大概还挺难免遇到不少压力,但要是谈到长远的未来,能不能有发展,主要还是看你怎么给它定个位置。

要是你觉得它是一款靠着优质口感吸引粉丝的饮料,那它大概率能挺过行业的起伏,走得更稳。

要是你只是把它当成个可以赚快钱的金融工具,那么说不定还比不上某些数字货币或者贵金属,风险反倒更大。

你要是真懂茅台的本质,就能在投资它的时候把握住市场的脉搏,赚到钱,否则只能眼睁睁看着牛市过去了,啥也没捞着。

关于茅台到底是拿来品味的绝佳佳酿,还是用来撑场面的小玩意儿,欢迎在评论区里聊聊你的看法。

得提醒一句:酒毕竟是成瘾的东西,喝多了轻了会影响家庭关系,严重了还能危及生命,真心不建议大家多喝点。

但在商务场合上,酒确实有它无可替代的作用,自从五粮液上市以来,整个中国白酒行业也为A股投资者带来了不少利润。

其实,白酒这东西,你要说它不好,确实存在让人沉迷、伤害健康的缺点;要说它好,也确实在促进交际、带来投资收益方面有不少正面效果。

以前,评判白酒的好坏,主要看你是喝的人,还是在做股票的投资者;到了将来,大概还是这个情况。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