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印度220亿美元买140架战机,巴铁亮出歼35E,现在早不拼飞机数量

印度国防部正酝酿一场空军史上大规模的采购计划,斥资220亿美元,从俄罗斯引进140架苏-57E隐身战斗机。 这笔订单分两步走:先直接购买40架整机快速形成战斗力,剩余100架交由印度航空公司本土化组装,目标是打造一支足以压制南亚对手的第五代机队。

巴基斯坦空军退役准将公开表示,巴方对中国歼-35E充满信心,甚至断言“印度就算买再多苏-57也不足为惧”。 这场军备竞赛的背后,究竟是装备数量的较量,还是战争理念的代差?

闪电采购与战略焦虑

2025年5月7日的印巴空战成为印度空军改革的催化剂。 当天,印度一架苏-30MKI和三架“阵风”战机被巴基斯坦击落,实战结果暴露了印军装备的致命短板。印度分析称,“阵风”战机在航程、雷达尺寸和发动机推力上均逊于对手,尤其在超视距空战中难以抗衡巴军的歼-10CE。

空战失利后,印度国防部在短短四个月内加速推进两项巨额采购:先是计划从法国增购114架“阵风”,随后又与俄罗斯磋商苏-57E的引进方案。

苏-57E被印度视为补短板的关键

该机型最大飞行速度达2马赫,转场航程可达4000公里,并能搭载射程300公里的R-37M超远程空空导弹。 俄罗斯为促成交易,承诺提供源代码访问权限和发动机部分技术转让。

允许印度在工厂实现40%-60%的零部件本土化生产。 按照俄方计划,首批30架苏-57E将于2026年底交付,2030年前完成100架规模部署。以苏-30MKI为例,印度虽组装了280余架该型战机,但核心技术和供应链仍依赖俄罗斯,后续研发的“光辉”战机是因性能不足遭空军冷落。

苏-57E项目同样面临产能瓶颈,俄罗斯空天军自身仅列装约24架苏-57,同时需优先处理阿尔及利亚等国的订单,印度想要在十年内凑齐140架机队难度极大。

巴基斯坦的体系化反击

与印度追求单一装备性能的思路不同,巴基斯坦将赌注押在信息化作战体系上。 2025年6月,巴方宣布从中国采购40架歼-35E隐身战机,配套引进空警-500预警机和红旗-19反导系统,构建全域感知-打击链条。

歼-35E的雷达反射截面仅0.01平方米,搭载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超过250公里,配合PL-15远程导弹可实现“先敌发现、先敌开火”。巴军的战术优势在5月空战中已得到验证。歼-10CE在ZDK-03预警机支持下,通过数据链共享战场信息,对印军形成9:0的压倒性战损比。

巴基斯坦空军长期操作中系装备的经验,使其能快速将歼-35E融入现有体系。 据欧美防务分析,巴方可在2026年接收首架歼-35E后,两年内形成作战能力,而印度苏-57机队因组装延迟,可能到2035年才能完全部署。

关键的是体系兼容性问题

印度空军同时运营俄制苏-30MKI、法制“阵风”及美制C-17A等装备,各系统数据链互不联通,预警机指挥效率仅为巴军的三分之一。 而巴基斯坦通过中巴联合演习和JF-17生产线积累,已实现战机、预警机、防空系统的无缝链接。 这种“传感器-射手”闭环,使巴军能在印度战机起飞前就完成锁定。

捆绑销售与印度的技术困局

俄罗斯此次将苏-57E与苏-35S捆绑推销,旨在挽回在印度军火市场的颓势。 2009年至2023年,俄制武器在印度进口占比从76%暴跌至36%,而法国“阵风”和美国F-35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剧。

俄方提出的“三步走”方案包括:三年内优先提供40架苏-35S缓解印军燃眉之急;三至四年内交付首批苏-57E;五年后支持印度本土生产70-100架苏-57E。印度对苏-57的真实性能存有疑虑。

部分印军前军官指出,苏-57的雷达和航电系统使用了中国产芯片,且其隐身涂层在高原环境下稳定性不足。 与此同时,美国虽同意向印度出口F-35A,但拒绝转让核心技术,导致印方陷入“买不到顶尖技术,本土化又困难重重”的僵局。

南亚空战模式的本质分野

印度仍执着于“战机数量+导弹射程”的硬件堆砌,而巴基斯坦则聚焦于体系节点间的信息流转。 歼-35E与空警-500的组合,不仅能实时监控印度境内机场起降动态,还可引导反辐射导弹压制印军S-400防空系统。

俄制苏-57E虽具备单机隐身优势,但在缺乏预警体系支持时,其战场生存率将大幅下降,这也是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用A-50U预警机为苏-57提供护航的原因。印度空军的多源装备问题进一步放大了体系裂痕。

苏-30MKI使用俄式数据链,“阵风”配备法系通信系统,而未来苏-57E需兼容两者,整合难度堪比重建一套指挥网络。 相比之下,巴基斯坦全军采用中式标准,从歼-10CE到枭龙Block3均可共享同一套战场云数据。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