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队的战术手册,我猜就一页纸,皱巴巴的,上面龙飞凤舞地写着四个大字:“把球给亚历山大。”
别笑,北京时间10月24号这场双加时干掉步行者的比赛,就是这么个理儿。
141-135,赢是赢了,但赢得让人心里发毛。
亚历山大整个人就像一管被挤到牙膏皮都卷起来的牙膏,最后那点精华全耗在这45分钟里了。
比赛结束哨响,他没振臂高呼,就差直接躺地上睡过去了。
那表情,哪是胜利的喜悦,分明是“终于可以下班了”的解脱。
55分,生涯新高,听着跟放烟花似的。
但你得看这烟花是怎么放的。
步行者那边,内史密斯、马瑟林、谢泼德,哥仨跟葫芦娃救爷爷似的,一个接一个上去领六次犯规,然后垂头丧气地走下场,成了亚历山大生涯之夜最华丽的背景板。
他们不是不想防,是真防不了。
亚历山大那突破,根本不是冲着篮筐去的,是冲着你身体去的。
他就像个精通人体力学的碰瓷艺术家,总能在你最别扭的角度,制造出最合理的身体接触。
26次罚球!
我的天,这哥们儿在罚球线上站的时间,都够我泡一壶茶了。
这已经不是什么“造犯规大师”能形容的了,这简直就是移动的“犯规收割机”。
哈登当年碰瓷,好歹还有点表演的成分;亚历山大这,纯粹是阳谋。
他就告诉你我要往里走,我要找对抗,你明知道是坑,还不得不往下跳。
这哪是打球,这是诛心。
数据是不会骗人的,雷霆生涯第五次50+,追平了威少;队史首位开季连续两场35+,杜兰特都没做到。
这些纪录,听着都让人热血沸腾。
但沸腾过后,我心里反而有点凉。
这就好比你看一部武侠片,主角开场就直接把压箱底的绝学给用了,一招之内把所有小兵全秒了。
你看着是爽,但你心里也嘀咕:后面还打不打了?
大Boss还没出来呢,你就把蓝条耗光了?
这球打得,有种悲壮的美感。
但常规赛第二场就这么搞,是不是有点太早了?
我们都记得科比,那个无所不能的黑曼巴,也喜欢用一己之力解决问题。
结果呢?
科比的跟腱,就是替他当年的偏执付的账单。
亚历山大现在身上就有那股劲儿,那股“全世界都靠我”的偏执。
这是成为超巨的门票,但也可能是通往伤病名单的快车票。
雷霆这帮年轻人,天赋肉眼可见,一个个都跟刚出厂的小牛犊子似的,浑身是劲。
维金斯最后那两记三分,不就证明了他们不是只能在旁边看戏的吗?
那为什么战术会简化成如此粗暴的“巨星单打”模式?
是教练组懒,还是对其他人没信心?
我更倾向于是前者。
这种打法,短期内能赢球,能制造话题,能让亚历山大在MVP榜上一路狂飙。
但从长远来看,这是在透支球队的未来。
一支健康的球队,应该是多点开花,而不是把所有宝都押在一个人身上。
万一亚历山大哪天累了、伤了,或者手感不好了,这支雷霆还剩下什么?
说到底,一场常规赛的胜利,远没有一个健康的亚历山大来得重要。
我们想看的,是一个能带领雷霆重返巅峰的领袖,而不是一个在常规赛就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烟花。
所以,雷霆的管理层和教练组,真该好好想想了。
别让你的王牌,在赛季刚开跑的时候,就把自己开进了报废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