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歼20或将变为次要辅助机,是边缘化还是潜藏杀机,未来仍具大价值

到了2025年,官方终于公布了歼20首次试飞14周年的珍贵影像。这架于2011年1月11日一飞冲天的国家重大武器,当年让海峡对岸的退役军官都忍不住感叹,中国也拥有隐形战机了。而现在,又因为一组挂载了8枚远程空空导弹的照片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里。

有些人觉得,放弃部分隐形性能的“野兽”模式,意味着歼20会从空战的头号主力退到次要位置,变成像炸弹卡车一样的辅助机,可能只能用来投放打击。而也有人认为,这只不过是空军日常的测试而已。

这十四年里,我们中国空军装备体系可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五代半战机快速推进批量生产的情况下,到底歼20是不是要大变样了呢?

2011年那个寒冬,歼20首次飞行的消息不仅让国内的军迷感动得热泪盈眶,也让海峡对岸的军事圈为之震惊。

一位台湾地区的退役高级军官得知这个消息后,忍不住激动地说,这次终于是咱们中国人搞出来的超一流隐形战机,话里满是感慨和复杂的心情。

当时的歼20,承载着中国空军奋力追赶全球顶尖水平的期待,它的问世打破了少数几个国家对隐形战机的垄断,让咱们中国的空中力量正式步入了隐形时代。

经过14年,官方终于首次放出歼20的首飞影像,本该是一段激动人心的回忆时刻,结果却被“野兽模式”的讨论抢了风头。所谓的“野兽模式”,就是歼20外挂了8枚远程空空导弹的配置,这种设置和隐形战机追求的低可探测性根本不搭调。

很多人觉得,这就像让最厉害的刺客放弃潜行优势,变身成穿着重甲冲过来的硬汉,说明地位可能要下降了。但实际上,少有人发现,这14年来中国空军的作战体系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完成了大跨步的升级。

曾经那批先进空中加油机还稀稀拉拉的,现在已经发展出由歼20、歼16、歼10C组成的三大主力阵容,形成了完整的作战体系,装备更新换代的速度,早就超出了外界的想象啦。

要懂歼20的野兽模式,不妨瞧瞧空军装备升级的普遍规律,像苏30MKK的转型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那会儿中国空军先进战机挺匮乏的,特别是具备远程作战能力的机型更是少得可怜,进口的苏30MKK凭借搭载的R77导弹,一度成了空战的主力,担负起夺取制空权的重责大任。

随着歼20等新一代战机的投入使用,空军作战体系逐渐变得更完善,形成了三个清晰分工的作战梯队:歼20利用其隐形性能,主要负责突击任务,重点摧毁敌方的防空系统和重要目标。

歼16主要用来对地对海打击,简直就是空中炸弹车,而歼10C则负责争夺制空权以及近距离火力支援。这么一套体系下来,苏30MKK就自然转变成了以对地、对海打击为主的支援机型,把关键的制空任务留给了更先进的战机来完成。

这并不是苏30性能不行,而是随着装备体系升级,资源合理配置的自然产物。如今歼20遇到的情况和它挺像的,五代半的机型已经开始量产了。虽然目前产量还没到大规模,但配套的弹药、防空预警、空中加油系统还不够完善,歼20还不能彻底退出核心战场,但转变的迹象已经很明显。

野兽模式根本不是实战里常用的配置,实际上它的战斗效果也有限。隐形战机的主要优势在于隐身突防,外挂导弹的话会大大增加雷达反射面积,得不偿失。

这种搭配更像是空军在试探:一方面探索歼20在非隐身环境下的战斗能力,另一方面为它开拓新的任务角色。

当战场环境不用再考虑隐身的问题,比如说我方已经掌控了制空权,而且敌方的防空体系也已经被打垮了,这时候歼20就可以抛开隐形的包袱,变成一头猛兽,挂上更多的弹药,去执行对地和对海的打击任务,发挥一机多用,效果也就最大化了。

得提醒的是,歼20自己其实还不是最完善的版本,作为早期量产的机型,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设计的,部分性能还有提升的余地。

随着五代半机型在隐身涂层、航电系统、武器配置上的全面升级,歼20慢慢把核心的制空任务移交给后续机型,转而负责辅助打击和巡逻警戒啥的。这样,不光是装备不断升级的自然规律,也算是让每一款装备都能发挥最大作用,真是明智的选择。

就算歼20真的转成辅助手段,也绝不像是落后之兆,反倒显示出了中国空军的真本事。能让曾经的旗舰战机退到次要位置,背后可是有更厉害的装备撑着呢,那才是真硬核!

放眼全球,那个不是完全版的歼20依然是顶尖的战斗机,隐身性能、机动水平和航电系统在同代机里完全不输人。就像歼10C一样,在国内航展上连个机棚都没给,算是个“过气”主力,可一旦走出国门,曾经在实战对抗中一举击败了三架阵风,实力说话,证明了咱们中国战机的水平。

这种国内替补、国外王牌的局面,正好反映出中国空军飞速成长的趋势。当别的国家还在为一款先进战机欢欣鼓舞时,我们中国已经逐步进入了装备换代常态化的阶段。

歼20从2011年的惊艳亮相到现在的角色转变,背后显示出我国航空工业从追赶、追赶到部分领先的实质性跨越:在发动机技术上的突破,到航电系统的自主研发,从单机出场到整体战斗力的体系建设,短短14年,中国空军就走完了别人几十年的发展历程。

那些觉得歼20被边缘化的观点,其实是陷入了非黑即白的误区,装备的价值不在于是否永远占据核心位置,而在于能不能融入整体体系,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歼20的野兽模式并不是衰落的标志,而反映了中国空军作战思路的升级:我们不再单靠某一款机型的优势,而是强调多样化、互补的体系作战能力,追求整体战力的提升。

当要进行隐身突防的时候,歼20就像个狠角色,杀手级的存在;而要进行火力支援,它能变身成炸弹运输车,搞得妥妥的;一旦需要巡逻和警戒,它又能变身成可靠的空中守护者,样样都行。

14年前,歼20的首飞,意味着我们正式告别了没有隐形战机的年代;而14年后,它变身成野兽,展现出中国空军体系化作战的新理念,真是令人眼前一亮。

所谓边缘化的感叹,其实是对中国装备更新换代速度的惊叹。我们能轻松让曾经的尖端战机退居次席,这恰恰说明我们实力越发雄厚,底气更足了。

歼20会以新身份继续守护我们的天空,而中国空军的发展也不会停下来,未来还会出现更先进的战机,体系也会更加完善成型。

从歼20首次亮相时的激动到如今的从容应对转变,心情虽是感叹时间飞逝,但对国家的强盛也感到欣慰。这大概就是装备不断更新的意义吧:每一代战机退役时,实际上都在为下一段传奇铺路。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