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庆州这几天挺热闹,APEC峰会刚落幕,各国领导人合影留念。不过仔细一瞅,少了特朗普的身影,东道主韩国心里多少有点不得劲儿。
说起这次会议,最复杂的恐怕要数印度了。《今日印度》、新德里电视台这些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着APEC的动态,字里行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酸味儿。一边骂骂咧咧地抱怨中美“握手言和”后,自己被美国狠狠宰了一刀,50%的关税直接砸下来;一边又眼巴巴地盯着这个国际舞台,恨不得上去露个脸。
关税这档子事儿,说白了就是印度手里没啥能拿得出手的东西。总不能拿牛粪去威胁美国吧?想让美国降低关税,就得答应一个条件——停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这可把莫迪难住了,答应不是,不答应也不是,干脆来个眼不见心不烦。
你看,东盟峰会在马来西亚开,他没去;APEC峰会在韩国开,他也没去。跑哪儿了?跑不丹溜达去了,还美其名曰忙外交事务呢。有人琢磨了,印度本来就不是APEC成员,莫迪不去也正常啊。话可不能这么说,不是成员照样能参会,这规矩谁都懂。
关键是莫迪这人平时最爱凑热闹了,G7峰会一喊就到,到了就嚷嚷,可印度现在也没混进G8。怎么偏偏对APEC这么抗拒?这事儿得从头说起。
三十多年前的那道坎儿
1989年,美国人算盘打得贼精。当时苏联快撑不住了,美国想着赶紧搞个经济圈子,把欧洲排除在外,专门收拾亚太这块肥肉。但美国鬼精鬼精的,没直接出面,让澳大利亚总理霍克出头张罗这事儿。
门槛设得也讲究——“环太平洋经济体”。加拿大、韩国、新西兰、东盟那几个国家一听,赶紧响应。日本虽然不太情愿,但也不敢不表态支持。就这样,APEC在1989年11月在堪培拉成立了。
中国和印度几乎同时递交了申请。1991年第一轮扩员,中国大陆、香港、台北顺利上车。印度呢?被拦在门外了。美国代表给的理由特别官方:“印度地理位置不符合组织定位,不是太平洋沿岸国家。”
印度当时就懵了,这算哪门子理由?为了证明自己是“环太平洋国家”,印度学者们吵翻了天。大家表面上同情理解,实际上该干嘛干嘛。
1993年,APEC在西雅图开首次峰会,印度再次申请,还是没动静。到了1997年在温哥华开会,这次俄罗斯和越南都过了,印度又黄了。这回印度可真急眼了,因为它拉上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组团申请,结果全军覆没。
巴基斯坦那几个国家倒也无所谓,印度可憋不住了——你们是不是故意针对我?
其实理由说穿了也不复杂。第一,APEC讲究自由贸易,要求成员开放市场。可印度玩的是保护主义那套,平均关税30%,是APEC平均水平的三倍。这要是进来,纯粹是个包袱。
第二,美国觉得印度在外面更有用,可以当张牌来制衡中国。APEC本来就是美国主导的,规则都是为美国利益服务的,印度进来添什么乱?
第三,中国虽然表面上支持印度融入亚太经济圈,但也担心印度进来后抢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
第四,APEC实行“一致同意”机制,每个成员都有一票否决权。印度自认为人缘好,结果关键时刻投反对票的好几个,连越南的人缘都比它强。
更狠的是,温哥华会议直接决定“未来十年不再扩员”。先上车的直接把门给焊死了,印度想补票都没门。
从TPP到RCEP,一步步错失良机
印度老实了十年,2008年APEC的门又开了。可这时候美国又搞出个TPP,想组小圈子把中国排除在外,对APEC的兴趣淡了。
TPP向印度抛绣球,印度开始犹豫了。到2013年莫迪上台,美国和日本拼命拉拢印度加入TPP围堵中国。印度寻思着这个高大上,就不稀罕APEC了——以前你们爱理不理,现在让你们高攀不起!
2014年北京开APEC峰会,中国邀请印度来,莫迪最后关头拒绝了。理由听着冠冕堂皇:不是成员就不去,12月单独访华。实际上是觉得TPP更香。
结果2016年,特朗普和希拉里两个总统候选人都公开反对TPP。2017年特朗普上台就退群了。群主都跑了,还玩个啥?英国还倒过来邀请中国加入TPP,这成了个笑话——一个本来排斥中国的群,反过来请中国当群主。
TPP黄了,印度又尴尬了。想回头加入APEC,可印度政客和媒体都不愿意当观察员,觉得掉份儿。莫迪就开始跟东南亚国家搞关系,但这不还是间接跟中国做生意嘛。
这时候又来了个新选择——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这是亚洲国家自己搞的经贸合作,还主动邀请印度加入。可印度又开始矫情了,好像全世界都在垂涎它的美色似的。
日本急得不行,安倍晋三亲自劝说,怕RCEP被中国主导,希望印度加入制衡一下。可印度就是一根筋,油盐不进。印度媒体列了一大堆理由:对华贸易逆差会扩大啦,会失去关税主权啦,东南亚廉价商品会冲击本国市场啦,有利于中国“一带一路”啦……
2022年1月1日,RCEP正式生效,印度还是没加入。
APEC这边呢,虽然反对票基本没了,但成员间平均关税已经降到5%,印度接受不了。说到底,任何一个经贸组织都是有利有弊的,天底下哪有只占便宜不吃亏的好事?
可印度偏偏有个毛病——不占便宜就是吃亏。所以APEC、TPP、RCEP转了一圈,浪费了这么多年,一个都没进。
本质上讲,是印度一些利益集团为了维护自己的小金库,拒绝跟世界经济接轨。门一关,他们那些破烂货再烂也有人买单。人民党和国大党又离不开这些金主的政治献金,就这么耗着。
格局太小,路越走越窄
印度跟APEC这三十多年的恩怨,说穿了就是眼光太窄、格局太小。中国要是也怕竞争,怎么可能有今天这个发展速度?
再看看现在,特朗普那50%的关税砸下来,印度才知道疼。可这时候想找地方诉苦,发现自己既不在APEC,也不在RCEP,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莫迪只能跑不丹躲清静去了,因为他实在没法当面回答特朗普关于俄罗斯石油的问题。
美国代表的是旧时代那套玩法,中国代表的是新时代的合作共赢。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个道理很简单。
印度嘛,就让它继续在门外“赢”下去吧。反正它自己觉得挺好,咱们也没必要替人家操心。只是看着它错过一个又一个机会,有时候也挺替它可惜的。
你觉得印度这么多年一直在门外徘徊,到底是聪明还是糊涂?欢迎说说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