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民企蓝黛科技突然迎来新东家。
7月9日,马鞍山国资以13亿元拿下公司18%股权,每股作价11.5元,比当天收盘价打了八八折。
消息一出,8万散户摩拳擦掌等着吃肉,结果端上桌的却是碗冷饭。
转让公告发布次日,股价冲到14元后迅速回落,收盘勉强站在13元上方。
交易所数据显示,当天主力资金净流出1.25亿元,接盘的清一色是散户。
更蹊跷的是,7月11日继续有1430万资金撤离,而散户买入金额累计突破1亿元。
眼下股价在12.8元附近徘徊,国资账面浮盈10%,那些13元以上追进去的散户反倒亏了3%。
这种倒挂现象在A股市场并不常见,通常国资入股会被视为重大利好,但这次市场反应出人意料。
原实控人承诺未来三年净利润不低于3亿元,这个数字看着就悬。
去年全年利润才1.55亿,今年一季度5200万,意味着后两年要实现利润翻番。
在新能源零部件这个竞争白热化的行业,完成对赌协议难度不小。
细看交易条款,协议转让不通过二级市场,对股价没有直接支撑作用。
国资给出的11.5元接盘价,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对当前估值的判断。
按照流程,这笔交易还要经过数月的审批,期间股价波动风险更大。
值得关注的是,蓝黛科技目前40倍的动态市盈率,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近三成。
主力资金持续流出,成交量忽大忽小,明显是在倒手做差价。
这种情况下盲目跟风,无异于空手接飞刀。
交易所龙虎榜透露更多细节。
7月10日买入前五全是营业部席位,卖出前五则出现三家机构专用通道。
这种买卖力量对比,把市场博弈的真相摊在了桌面上。
从基本面看,公司主营业务是汽车变速器零部件,近两年才切入新能源赛道。
去年研发投入增长15%,但应收账款同期增加23%,现金流状况并不乐观。
这种转型期的企业,业绩波动往往较大。
历史数据显示,类似国资入主案例中,有三成公司在交易获批前股价跌破转让价。
蓝黛科技现在的走势,正在重演这个剧本。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或许等靴子落地后再作打算更为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