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前申花名将退役转教练,现中乙下课

贵州黔灵山脚下的足球训练基地,朱炯正在收拾办公室里的战术板。

窗外传来球员们加练的射门声,砰砰作响。

他停下手中的动作,望着墙上那张贵州队赛季初的全家福,照片里每个人都笑得灿烂。

手机突然震动,是俱乐部总经理发来的消息:"老朱,董事会刚开完会......"他没往下看就知道内容,这已经是本周第三次临时会议了。

三天前那场0-1的失利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虽然球队控球率高达62%,传球成功率81%,但就是进不了球。看台上有个老球迷冲他喊:"朱指导,咱这是踢毽子还是踢足球啊?"这话像根刺扎在心里。更衣室里静得可怕,队长王栋打破沉默:"朱导,弟兄们真尽力了。"他摆摆手没说话,心里明镜似的——漂亮足球换不来积分,中乙联赛的生存法则就这么简单粗暴。

上海虹口足球场的贵宾室里,申花技术总监吴金贵正翻看朱炯的执教档案。"这小子带青年队是把好手,"他对助理说,"记得2008年那支U19吗?七个队员后来踢上了中超。"桌上摆着最新青训报告,申花U17梯队今年在全国锦标赛止步八强,问题就出在战术素养这块。吴金贵给朱炯发了条语音:"有空回虹口坐坐?徐指导前两天还提起你。"

朱炯回到上海那天,正赶上申花主场3-0完胜泰山。更衣室通道里,他撞见当年的队友毛毅军,如今已是教练组三朝元老。"回来啦?"毛毅军递过一瓶水,"跟我当年一样,在外头转一圈才知道家里好。"两人站在球员通道口,看着年轻队员加练。有个瘦高个儿左脚将特别显眼,连续三脚都打在横梁上。"像不像咱俩第一次见徐指导那天?"毛毅军突然说。朱炯笑了,二十多年前在崇明基地,徐根宝也是这么站在场边看他们加练。

徐根宝的崇明基地最近又出了个国脚,这是他培养的第十二个国家队成员。老爷子听说朱炯回上海,特意打来电话:"带一线队和带小崽子是两码事,你那个控球打法,用在小孩身上正好。"这话不假,去年青超联赛数据显示,控球率前五的球队,最终都打进了全国总决赛。但朱炯心里打鼓,现在的小孩和二十年前大不相同。上周他去看了场中学生比赛,场边家长比教练喊得还凶,有个父亲甚至带着战术板指挥自己儿子跑位。

申花青训总监的offer比预期来得快。合同摆在桌上时,朱炯想起贵州队那个总爱问"为什么"的15岁小将。有次训练后,孩子追着他问:"朱导,明明我们传了三十脚,怎么还不如人家三脚管用?"他当时没答上来。现在看着申花U15的名单,他忽然有了答案——漂亮足球就像做菜,光讲究刀工不行,关键得让人吃饱。对孩子们来说,先学会把球送进门,比研究怎么送得好看更重要。

签约仪式后的饭局上,吴金贵讲了个故事:去年申花梯队有个孩子,因为总爱盘带被教练骂。后来改踢五人制,反而拿了全国最佳射手。"老朱啊,"吴金贵给他倒茶,"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别让孩子们把灵气练没了。"这话让朱炯想起自己球员时代,有场比赛他因为连续踩单车过人,赛后差点被教练罚跑圈。第二天报纸却把他夸上天,标题就叫《申花出了个跳舞的边锋》。

贵州那边传来消息,接替朱炯的新教练首秀就赢了球,战术简单粗暴——后场大脚找高中锋。有贵州球迷在贴吧发帖:"虽然赢了,但看得我想睡觉。"下面跟帖五花八门,有个留言特别显眼:"记得朱导带队的德比战吗?虽然2-3输了,但那场球我现在还能背出五个精彩配合。"朱炯看到这条,默默截了图。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