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疯了。锂业也疯了。资本市场直接嗨到天花板。我每天刷新闻,根本不敢离开手机,怕一觉醒来手里的股票都暴涨了。我记得还在上一波锂价低谷时,群里都在自嘲锂矿挖得比挖煤还辛苦,结果才过几个月锂业股全线拉升,电池ETF暴涨,从朋友圈刷到知乎、B站,再看到各大分析师的评论区一片“涨疯了”,“买不到”,“太卷了”。锂电板块变成了散户回血区。
车企抢电池,锂业彻底沸腾。天赐材料、璞泰来直接涨停,赣锋锂业、宁德时代也不甘示弱,行业龙头全员冲刺。锂电电解液板块一天涨了7%,正极材料跟着飙,动力电池板块也都在红。A股直接变“新能源之光”,每次刷盘看这些大涨数字,心情就跟世界杯比分一样紧张又激动。资金全堵进ETF,据说份额已经涨了两成,三个月直接跳30%,看着这数据觉得市场没什么好犹豫的了,谁落后谁尴尬。
其实这一切不是无根之水。锂价去年跌到谷底,每吨才九万多,现在已经回到十二万了。虽然跟巅峰差远,但也够让电池厂老板们舒心点。前面几个月大家都嚷着亏损,产线摆烂,现在锂价回升,成本压力总算缓一口气。整个产业链都在变,市场情绪也跟着翻转。
政策面干得漂亮。国家一锤定音,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延到2027,不管哪家车企都直接乐了。这种免税,直白点叫“放水养鱼”,车企不用背包袱,消费者也有胆买车。工信部又抬出指导意见,要头部企业国际化,大家只剩一个思路:拼研发、拼产能、拼资金。地方政府也不闲着,充电桩、回收体系,补贴全都到位。上海、深圳抢龙头企业,补贴搞得老板们“改单”都赶不上。八部门一纸“稳增长方案”,固态电池成了香饽饽,各路材料厂磨刀霍霍,只怕下一代电池谁慢一下就没饭吃。
市场需求是真爆发。看今年卖车数据,新能源汽车产销破五百万,各家车企都喊单日破万、厂线满负荷,哪家跟不上潮流要么被收购要么就干脆“消失”。“金九银十”季节一到,又是一次数据放烟花。储能领域也嗨到飞起,电芯生产挤爆了工厂,企业墙上搞个“订单日历”,每天都在刷新纪录,储能电池出货量比去年翻五成。需求不是“小打小闹”,真是三条赛道并行,新能源汽车、储能、轻型电动车电动工具,一个不差。谁家产品线布局短了,全行业都在等你创新。
供给这边事也不少。江西锂矿审批卡住,不少矿老板急了,环保政策“出成绩”时谁都不能拖后腿。厂检修进入集中过渡,有人说锂盐“断货”,但电池厂头部还在拼命赶产能,现实就是有人赚有人“修”。行业风向变了,以前一窝蜂砸钱建厂,后来卷到内耗,现在反而开始重质量,价格战少了,大家更讲技术,更在意稳定发展。分析师都打算“防线收缩”,说企业盈利空间变大,不用拼低价抢单,这才是理性竞争。
技术show场也开始转。固态电池成了新宠。锂离子电池还没凉透呢,大家就开始讨论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全部卡着时间表,拼谁能第一个量产。有人说,固态电池一上车,单车用锂量能翻一倍,行业就准备好迎接新一轮锂荒了。研发线个个紧张,谁都不敢慢,别人量产了你还在做实验就只能等被收购。其它新技术也不慢,800V快充成标配,钠离子、半固态、各种材料一起来玩,电动车充电快了,储能更高效,未来不是谁跑得快,是谁跑得稳。
未来会不会一直这么热?锂价还挺难说,专家天天分析谁都没法拍板,但大概率是波动中前行,不再到顶也不会跌穿成本。现在看起来十到十五万一吨比较舒适,既养得起矿主,也不会让电池厂叫苦。车卖得好、电池产得快,大家都在等旺季新高点。到2030年,电池需求能翻几倍,谁能预测下一个超级周期。要想赚钱,拼技术布局才有希望,抢锂矿拼资源才有底气,聚焦龙头企业才不会被淘汰。
行业变化不会一夜结束。各家车企抢电池背后,其实就是能源转型的博弈。资本炒锂业股,电池厂狂涨销量,锂矿老板变身产业明星,这不是一波行情,而是长期趋势。现在电池成了新能源“石油”,谁控制锂资源、谁掌握技术话语权,谁就能成为下一个霸主。
看得出来,整个市场正在升级换代,政策托底,需求拉升,技术突围,老牌企业与新兴公司同台竞技。新能源不是潮流,是刚需,是全球竞赛的“入场券”。车企抢电池已成主旋律,锂业股涨得资本市场全员参与,每个参与者都在追逐下一个风口。今天刷到锂业又拉涨,明天说不定另一项新技术就全球首发,跟紧脚步,新能源大势不会停。大家写评论、问板块、蹲直播间,看得出来都在找趋势,讨论如何参与,下一个月还是风景这边独好。
新能源这事没有剧本。锂业、车企、电池、资本,联手造潮流。只要产业还在涨,创新还在卷,机会就不会缺席。市场还在抢,政策还在托,大家都在赌谁能笑到最后。不是简单的钱袋子争夺,是真正的能源革命,下一步轮到谁主导就等这场风口来分胜负。
本文章弘扬社会正气,如有表述或侵权,请留言反馈核实,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价值观。内容若有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看完点个赞,多留言支持,小编继续努力,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