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的话
萨达姆·侯赛因这个名字曾让中东地区很多人害怕,也让全世界的人都在关注。
被称作“中东雄狮”的他,在权力的巅峰时大展宏图,却也因强敌环伺而逐渐走向毁灭。
2003年12月13日,他被美军在一个埋伏中抓住了。
从前不可一世的中东强权,如今却成了匍匐在地上的困兽。
他的智慧不仅仅在于巧妙地处理人际关系,更在于他精妙的策划和深思熟虑的策略。
1937年4月,萨达姆出生于伊拉克中部的一个贫困小村。
妈妈对他不太关心,爸爸和哥哥早早离世,小时候他是在叔叔家长大的。
3岁那年,跟着妈妈回到了家,可却被继父欺负,经常受委屈。
在长期的孤独和封闭中,萨达姆形成了敏感且容易报复的性格。
成年后,他受到了来自叔叔的强烈民族主义影响。
上帝造物时,波斯人、犹太人和苍蝇都被认为是不太完美的作品。
这些极端的观点塑造了他早期的政治抱负。
小时候的他,睡在狭窄的茅草屋里,一侧是母亲冰冷的眼神,另一侧是继父的拳头。
支撑他的,是叔公赠予的革命读物和那句“你是阿拉伯未来的希望”的激励。
这一切让萨达姆渐渐意识到,在恐惧中的人们最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而他,似乎注定要成为那个领导者。
18岁那年,他离开家乡去了巴格达,加入了复兴党。
22岁就加入了高层团队,25岁时成了仅次于一把手的二把手。
在短短几年内,同时负责巴格达和开罗支部的他,就已经在政坛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功。
1979年,总统贝克尔突然决定离开职位,萨达姆随即成为伊拉克的新总统,并担任革命指挥委员会的领导。
在政坛上,他并不是一个粗暴的统治者,反而更像是一个擅长下棋的高手。
他在执政初期,利用经济福利和石油财政来推动发展。
通过降低税收、改善医疗和住房条件,政府能够赢得民众的支持,确保政权的稳定,并为未来的治理奠定基础。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萨达姆和美国是朋友。
早在1959年,他就被中情局用来对付伊拉克的独裁者卡西姆。
在美国的支持下,伊朗在与伊拉克的战争中获得了武器和情报,这让他们的军事行动更加迅速和有效。
如果他被看作是反对共产主义和石油利益的代表,那么美国就是他的主要支持者。
但像萨达姆这么聪明的人,也不甘心落后。
到了80年代中期,因为美国向伊朗禁运期间还向敌方出售武器,他变得越来越警惕。到了90年代末,他拒绝听从美国的命令,决心要做一个真正的独立国家。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这成了两国彻底决裂的导火索。
他想要掌控石油市场,却触及了美国的核心利益,导致中美关系彻底恶化。
战火中成长
从1980年到1988年,伊拉克和伊朗之间的战争,是由萨达姆的一系列冲动决定和错误判断引起的悲剧。
他本来想快点解决问题,结果反而拖成了持久战。
更为恐怖的是,他使用了化学武器,其中一次是在1988年对哈拉卜贾的居民区进行了毒气攻击。
这场灾难导致五千多名生命消逝,成为了国际上的有力证据。
他发动了“油轮袭击”并同时对平民进行屠杀,严重损害了国家的经济,也因此被未来的法庭判处罪行。
伊拉克战争后,国家负债累累,失去了数十万年轻劳动力。
经济不景气,但在石油政策上却还存有侥幸心理,坚持在OPEC中发挥主导作用,这反而加剧了与西方国家的矛盾。
人们常常把萨达姆的一座宫殿叫做“金宫”。
这个人的家里,连马桶和武器都镶了金。据说他的总资产大约有400亿美元,但这些财富可能分散藏在各个地方。
最广为人知的是关于“俄罗斯谢列梅捷沃机场金库”的说法。
不过,这些说法还没得到证实。
美军多次搜查行宫,只找到了一些表面的装饰品,却没有发现现金的藏匿地点。
萨达姆喜欢显摆自己,但同时也精明地安排好了财产。
一些财富已经转移到国际账户,由子女保管,这表明他们有很强的生存智慧。
就算国家灭亡,他也能确保重要资产不被抢走。
2003年3月3日,美国为了清除萨达姆的武器和打击恐怖活动,再次发起了军事行动。
战争一开始,萨达姆就急忙逃走了,开始了他的隐秘生活。
美国军队在“沙漠风暴”行动之后,紧接着发起了“红色黎明”。
通过使用电子嗅探器、声音和光线感应器、红外线摄像头、卫星信息以及无人机侦察等高科技工具来追踪它的位置。
尽管屡次抓获冒名顶替者,但只有通过DNA检测才能确定真正的身份。
萨达姆巧妙地用了替身,这让追捕行动长时间陷入混乱。
2003年12月13日,在提克里特附近的一个小镇,美军执行“红色黎明”行动,成功捉拿了萨达姆。
他当时在一个只能容纳他和一两个人的狭窄空间里,空间小得像一张海图。
这个地方只有1.8米高,又窄又潮湿,里面堆满了垃圾和剩下的75万美元现金。
他被带出洞穴时,身体瘦弱,头发凌乱,但依然平静地说:“我是萨达姆。”
此时此刻,他已经失去了昔日的风采,变成了一个被现实打败的困顿之人。
抓捕的过程出乎意料地平淡,没有激烈的枪战,也没有紧张的追逐,仅仅是一次安静的搜查后才发现他,随后用铁锹将他从藏身处赶了出来。
被捉后,萨达姆被交给伊拉克临时政府。
从2005年10月到2006年12月,伊拉克特别法庭审理了此案,最终判定其犯有包括杜贾尔村屠杀在内的多项战争罪和反人类罪。
在这整个过程中,他多次表达不满。
有人说美国的法庭程序不公。
尽管与现实无关,他因为残酷统治和战争罪行而被判处死刑。
萨达姆死后,伊拉克的冲突并未停止,新的政治力量不断涌现。
美国军队一直没有完善战后的重建计划,这导致了不同教派之间的冲突不断,而ISIS则趁机崛起。
直到2011年美军完全撤出,当初抓住萨达姆带来的荣耀反而成了局势恶化的关键因素。
这也说明了萨达姆曾经精明布局、手腕强硬的一面带来的影响。
中东的裂痕即使被完全解决,依然会持续不断地出现。
他虽然已经被判了罪,但后果还在继续影响着。
萨达姆的智慧体现在他能够迅速上位,灵活运用政治体制,财富分配也十分得当,甚至还能巧妙伪装逃脱追捕。
但是罪名同样沉重,他领导战争、使用化学武器、压迫平民,以独裁统治国家,却留下数十年的动荡与伤痛。
就像别人说的那样,萨达姆是个擅长权谋但也很冷酷无情的独裁者。
他曾让美国和苏联都非常关注,一度在国际舞台上光芒四射,却因错误的决定和过度的野心而走向了终点。
总结
萨达姆的一生彻底改变了中东的局势。
从伊朗和伊拉克的冲突、波斯湾的战斗,到后来的伊拉克之战,再到伊斯兰国的崛起。
他不仅是国家的标志,还是地区矛盾的推手。每当
这头“中东雄狮”倒下后,中东地区并未因此平静下来,反而在萨达姆的影响下继续动荡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