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们,第八期的《歌手2025》看了吗?
什么热搜登顶、神仙打架都是虚的,真正掀起浪头的,是第八期结束后留下来的那“5女2男”的选手名单!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配置怕是要排连续剧了吧?
芒果的这一波操作呀,是在那慌乱之际,对流量密码怀着极为强烈的饥渴而进行的一种献祭。
说白了,就是节目组,又想靠陈楚生扛起收视率,然后又想要流量热度和冲突热议,这种既要又要的立牌坊行为,结果弄成了这样的局面。
这突如其来的“阴盛阳衰”可不是老天硬塞,是节目组亲手喂出来的硬菜。
李佳薇和艾莉西亚·伊芙琳两个人都揭榜成功,靠的就是机智的选人方式。避开实力派、躲着流量派,最后选中了者来女和火星这两个垫底的软柿子,顺利拿下双杀。
乍一看这两人还是很聪明的,但是这也暴露出了,节目组的规则其实是有漏洞的,而且这个漏洞既明显,又让人能轻松的「钻」进去。
更滑稽的是,郑欣宜仍在排队候场,倘若她再次选中某位男嘉宾,并且揭榜成功,那就变成了6名女嘉宾与1名男嘉宾的《歌手女子天团特别季》。
节目组本来想要「搞事情」,结果玩脱了缰。
阵容乱了套收视战里,节目组的惊慌,更是溢出屏幕。
《歌手2025》第六期被《奔跑吧》第七期抢走了收视第一,歌手的节目组立马提档,硬是把播出时间放到了跟跑男一个时间段,正面硬刚。
这种匆忙的氛围,就连隔壁的《奔跑吧》节目都被感染了,那笑声呢,简直是满屏幕都充斥着“哈哈哈哈”,轻松愉悦至极。
结果怎么样?《歌手》第八期直播收视创了新高,峰值差点破“1”,省级卫视拿了个双冠王!
撑起这波高光的“关键先生”是谁?
数据不会撒谎,芒果自己,盖了章:陈楚生《像疯了一样》,深情开嗓,那会儿实时数据,直接爆了表!
讲真每回生哥在台上撕心裂肺,姐妹群聊就被他的苦情歌轰炸刷屏。
网友们都在问:“陈楚生到底被谁甩了?”这代入感,绝了!
他的歌不仅能唱得,迅速登上热搜,更奇妙地,成为了各大文旅账号的喜爱之物,时常被拿来,当作BGM来营造氛围。
可就是这么个“舞台核动力”,数据呢仿佛得了分裂症——现场投票,他能拿第二,和Mickey差不了太多,但是呢,一到决定性的云端投票环节,生哥16.62%的票仓,瞬间就被对方24.69%给秒成渣渣啦。
这诡异的落差,能怪谁?总不是怪听众耳朵突然离家出走吧,
别忘了,“前流量门面”马嘉祺还在时,云端数据可是风光无限。
现在换生哥扛起了大旗,不过数据却在原地趴着不动。
对于这“算法审美”的调教细细思量起来,实在是极为滑稽。
节目组狂塞女歌手,或许还藏了另一层小心思:“她力量”可是近年妥妥的正能量C位!
但当阵容失衡到,变成一场“女王开会”这样的奇观时,初衷就发生了改变。
这疯狂堆数量的操作,更像是在“女性赛道”上匆忙地,将其贴上标签,以简单且粗暴的花瓶集合,去替代真正精心打磨的深度交锋。
看看网友那“花少既视感”的调侃是不是反而削弱了对每位女歌手实力的聚焦?
我们想看的可不是谁“人数碾压”,而是不同的歌者如何在同一舞台绽放异彩。
舞台上的性别比例失调,不仅暴露出了规则方面的漏洞,也意外地映照出了某些带有标签性质的营销所呈现出的那种窘迫之感。
规则设计,如此这般容易便被钻了空子,从本质上来说,乃是节目组主动舍弃了把控进程的那根缰绳。
李佳薇和艾莉西亚的聪明,反衬的是规则逻辑的虚弱。
现在局面,看着热闹,可长此以往,选手们会不会只热衷于去研究“怎样避开强者捡漏”,而非琢磨“如何挑战自我炸翻舞台”?
竞技的初心被策略取代,悬念感一弱,观众的期待值还能剩下几成?
再想想那个让粉丝都无力心冷的云端数据谜题。
如果“好看的数据”不再绑定在令人心服口服的舞台效果上,那节目还剩下什么值得追?
当云端投票,成了悬在每位实力唱将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无论你是情怀满满地陈楚生,还是其他人,只要没长在算法的,流量偏好上,表现再好,也像拳头砸进,棉花堆。
长此以往,谁还有劲儿憋大招?大家都去研究热搜密码搞速食作品算了。
综艺被流量算法绑架的恶果,就是真实和震撼反而成了“非主流”。
说到底,《歌手2025》这“5女2男”阵容,是节目组在自己设置的流量迷宫之中,迷失了方向。
陈楚生每期掀起的热浪,就如同一颗怎么也打不碎的钻石般,一次次地照出台下那算法剧本的仓皇与无力。
当现场观众,以及屏幕前的你我,被打动得纷纷刷屏热议之时,云端数据却像是患了一场大感冒般冷眼旁观。
芒果依然坚持捧着自己的数据当作圣经,这种分裂感难道还不够刺眼吗?
我们爱的可不是冰冷的数字和扭曲的噱头比例,是真诚炽热的音乐灵魂把舞台炸裂的瞬间啊!
就想问芒果一句:你们真敢把收视率破1的功臣陈楚生,继续晾在云端数据的后排当背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