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第四次河湟事变宁夏战场:马仲英两次攻打银川,被击退至石嘴山

【引言】

1929年,马仲英又一次带领军队往北打,直接朝着银川进发。可当他像狂风暴雨一样冲进银川后,银川的老百姓不但没觉得安心,反倒是像是掉进了恐怖的梦里,过得苦不堪言。

在以后的日子里,一提到马仲英,大家就会想到残忍和暴力,他在战场上的征战给银川、永昌和民勤这些地方的历史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他所遭遇的所有事情,就好像西北战乱割据中的一个小例子——一场围绕战略、权力和残忍行为的较量。

【银川攻防战——马仲英的雄心与失败】

1929年,西北那边的战争局势变得很快,马仲英又一次带着军队往南打,直接冲着银川去了。银川是宁夏管事儿和赚钱的地方,一直以来都是大家抢着要的地盘。

马仲英,这位回族的军队头领,带着一大群士兵,发誓要把银川收到自己的地盘里。

马仲英的来头可不简单。他出生在一个有头有脸的家庭,还是马步芳的亲戚,家里人在军队上很有势力,给了他不少帮助。他从小既读书又练武,十七岁那年,受父亲影响,就开始当兵打仗,慢慢攒下了不少军事上的本事。

1929年年初,马仲英在河湟地区已经聚集了不少力量。为了能让自己的地盘变得更大,他打算出手攻打国民政府当时守着的地方——银川。

银川是宁夏的老大地方,代表着对整个宁夏的管辖权。马仲英想攻占银川,好让整个宁夏都听他的。但没想到的是,事情进展得并不如他所愿。

一开始的打仗时候,好像马仲英特别厉害。他用了个很猛的战术,带着大军就冲着银川去了,可没想到,战斗并不像预想的那么轻松。

银川的守卫兵力远比想象中厉害,特别是当地几股势力联手防御,使得马仲英的多次攻打都没能取得进展。

门致中,宁夏的当地头头,立马把民团和地方上的军队叫到一起准备防守。银川这儿的地方武装筑起了铜墙铁壁,跟马仲英的军队杠上了,谁也不让谁。

而最狠的一招,却栽在了马仲英部队自己手上。进攻时,他们内部指挥乱成一团,战术上也出了差错,导致进攻的威力大打折扣。

攻打银川时,马仲英不仅要对付敌人强大的防守,还得解决自己队伍里人员不够和指挥乱糟糟的问题。据说,他虽然带了差不多一万的精锐士兵,可大部分战士打仗的积极性都不咋地。

尤其是打了很久的仗后,军队的劲头明显不足了。有些士兵因为好久没吃上饱饭,身体特别虚弱,这样一来,马仲英的打仗能力也大受影响。

战斗越来越猛烈,马仲英慢慢明白过来,这场仗不只是为了攻下一座城市那么简单,它决定着自己能不能继续在西北当老大。

银川成了他和国民政府、地方大佬较劲的重要地方。不过,马仲英两次攻打银川,都没能打破防线,最后只好在银川周边的山里停下了。

为啥马仲英两次想打下银川都没成功呢?原因挺多的。主要是他在打仗的策略上搞错了。他太想着硬攻了,没注意到老百姓的心向哪边,也没联合好当地的其他力量。

再者,他也没能得到多少喘息的时间,因为外界的压力一直很大。吉鸿昌的部队虽然没直接动手,但在甘肃的战场上,马仲英还是连连受到外来的袭扰。

同时,他没想到地方势力会联手防守。银川的战斗不只是两方军队的较量,还涉及到好多地方势力之间的争斗和对抗。

这时候的马仲英,不光要对付外面的敌人,心里头也是七上八下的,手下的士兵们信心也不足了。两次攻打银川都没成功,他深深体会到,光靠打架动武已经管不住大局了。

银川一战,其实显示出他在军事部署上的不足,也让他的政治未来变得更加难以捉摸。

【永昌屠城——马仲英的暴行与残酷权力斗争】

马仲英攻打银川没成功,这让他下定决心改变战术,采用了更狠的手段,那就是血洗永昌城。这件事在历史上恶名昭彰,直到现在,一想到马仲英对权力的疯狂追求,还是让人心里直发毛。

永昌坐落在甘肃省的西边,是马仲英往西边扩大地盘的关键地方。银川一战之后,马仲英打定主意,要把下一个目标对准永昌,想彻彻底底铲掉那些可能妨碍他掌权的当地势力。

1929年农历一月二十五,马仲英的部队到了永昌,一开始,他并没急着动手。而是先跟当地人叙旧,说想借路过去,还要他们帮忙准备粮食草料,打算用比较和平的方法拿下这座城。

可是,这个计划没多久就泡汤了。永昌民团的头儿杨介臣,因为受不了马仲英的恐吓,就偷偷地在城里把马仲英手下的旅长马彦海给杀了。

这件事惹毛了马仲英,他下定决心要好好报复一番。这个决定不光是因为军事上的考虑,更是他个人想要掌权的欲望在作祟。

马仲英动作飞快又狠辣,立刻下令部队攻打城池。不到一天工夫,永昌城的防御就被打垮了。城里的老百姓还一头雾水呢,就陷入了极大的恐慌,因为马仲英的手下开始大肆杀戮了。

结果,有2,299名男子被杀,城里的大多数女性都失去了丈夫成了寡妇。这件事,后来被人们叫做“永昌大屠杀”,是马仲英一生中最为残暴的行径之一。

在那场大屠杀背后,马仲英不仅对地方势力心存不满,更重要的是,他为了牢牢掌握自己的权力,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真是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

这次残忍的暴行,让马仲英和当地老百姓的关系彻底变了样。永昌的百姓对马仲英又怕又恨,这种情绪大大左右了他后来的举动。

杀了好多人之后,马仲英还是没能完全稳住局面。虽说他暂时管着永昌,可当地老百姓并不买他的账。

这场大屠杀带来的后果比他想象的严重得多,永昌城被毁得一塌糊涂,就连附近的地方势力也开始反扑。吉鸿昌的队伍紧接着就向甘肃打过去了,这让马仲英的地位变得非常危险。

【撤退与失败——马仲英的最后挣扎】

打了两次银川都没成功,还发生了永昌的大屠杀后,马仲英的处境越来越糟糕。到了1929年春天,因为外面的压力大,内部又不团结,马仲英只好选择撤退。

撤退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儿。虽说马仲英的部队在战斗中拿到过一些小胜,但大局已经不一样了。

因为粮食和草料不够,再加上吉鸿昌部队的追赶,马仲英的军队只好赶紧离开民勤,跑到宁夏去。路上,马仲英试着过几次要过河,可河水流得太快太猛,过不去,最后他们只能绕着河继续往前走。

马廷贤这些地方头头的叛乱、老百姓的不满,再加上吉鸿昌的穷追不舍,让他只能变得更加小心行事。结果,马仲英的队伍没能像计划的那样稳稳守住宁夏,反倒是被逼得退回了石嘴山。

参考信息:

《民国军人的故事》,这本书是1992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