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红军与县政府在大岩洞坚守十一个月,伤亡数百人,部分力量撤离

一九三〇年十月,山河静默。右江的晨雾,笼罩着大岩洞——那一刻,没有人能预见,这里会成为红军和县工农民主政府坚守生死的战场。红七军主力北上,留下了韦拔群、陈洪涛等同志,带着红七军二十一师的部分部队和一支赤卫队,继续守护这片革命的土地。

敌人来了。八千人,四路进犯,妄图一举吞掉凤山革命根据地。贵州军阀王海平率黔军两个团,联合百色民团岑建英一个团,配合“桂军”韩采风部,从南北两路夹攻——他们的目标很明确:拔掉这颗眼中钉。

——风山县工农民主政府,必须保存下来!韦拔群师长果断决策,把县工农民主政府和群众转移进恒里岩洞——一千一百五十八人,一百四十六户,带着全部的粮食、牲畜、家具。洞外,是黑暗和枪声;洞内,是希望,也是煎熬。

敌人如约而至。机枪、火把、辱骂、扫射……却扑了个空。村庄空无一人,敌人抓狂。分赃不成,互相埋怨。局势微妙,红军静观其变。

接下来,是漫长的围困。敌人一次次强攻,却被洞中英勇的红军和赤卫队员用生命顶住。每一发子弹,都凝结着血和泪。每一寸泥土,都见证着不屈的意志。连长黄德昌带领的两个班和一百多名赤卫队员,死守洞口。敌人冲上来——“狠狠地打!”黄德昌下令。十多个小时的激战,敌人前进一步都难。

他们改变策略。封锁洞口。想困死革命军民。可红军和群众没有屈服——日夜修筑工事,加固堵墙。一个月过去,洞口依然坚固如铁。

敌人的内部也开始生变。补给断绝,岑建英的援军迟迟不到,黔桂两系军阀矛盾激化。红军抓住机会,发动政治攻势,张贴标语,分化瓦解敌军。一次送信的“失误”,让王海平误以为自己被出卖,激化了彼此的猜忌。结果,黔军和桂军自相残杀,死伤惨重。红军民趁机反击,敌军狼狈撤出,三百余名红军和群众得以暂时脱困。

可好景不长。桂系军阀卷土重来。敌人封锁山路、埋地雷、设陷阱,围困更加严密。再一次,洞内成为孤岛。外面是吞噬一切的黑暗,里面是饥饿、疾病和死亡。浮肿病、营养不良、缺药缺盐——死者无处埋葬,洞内发臭。

那是怎样的日日夜夜?一千多人的呼吸,混杂着咳嗽、呻吟和婴儿的哭声。每个人都在问——还能撑多久?还有希望吗?红军民没有放弃。坚持,坚守,反击……一批批同志冒死突围,去寻找援助。每一次外出,都是与死神的赛跑。夜色里,绳索吊下,翻越百里山路——只为一句话:“我们还活着,我们还在坚持!”

韦拔群同志听到消息,坚定沉着,鼓励大家灵活机动,保存力量。黄德昌带领部分人开始夜间撤离——每晚十多人,分批出洞。希望在黑暗中微弱闪烁。

敌人恼羞成怒。用茅草、稻草、水柴堆在洞口,放火焚烧。辣椒撒进火里,浓烟熏烤,洞内的人咳嗽不止,呼吸困难。大家用温棉被、湿衣服蒙住口鼻,死死守护最后的生命线。敌人无计可施,便加紧封锁,一层又一层——他们想让红军民永远困死在这片黑暗里。

从一九三〇年底到一九三一年十一月,整整十一个月。岩洞成了坚不可摧的堡垒,也成了血与泪的纪念碑。敌人进攻一百多次,都被打退。弹尽粮绝之际,县工农民主政府作出最后的选择。黄德昌带着三十余名武装人员和一百多个青年,突围而出。恒里岩洞,终于失陷。三百七十四人壮烈牺牲,其中红军战士、赤卫队员三十二人。

——这是一段极其惨烈的历史。也是一部顽强抗争的史诗。

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一切?为什么红军和县政府、普通群众,能在如此绝境下坚守?答案或许很简单——信仰。信仰的力量。对革命理想的坚定,对未来的执着,对人民的责任。没有这些,谁能忍受十一个月的围困、饥饿和死亡?谁能在黑暗中一次次突围,冒死求援?谁能在洞内守望相助,哪怕面临灭顶之灾?

有人说,历史是胜利者的故事。但在恒里岩洞,胜利和失败的界限并不清楚。红军最终撤离,洞口沦陷,三百余人壮烈牺牲。但他们的精神——坚韧、团结、无畏、奉献——却成为后来人永远的财富。

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缩影。无数像恒里岩洞一样的据点,在风雨飘摇的年代里,默默坚守。有人倒下,有人坚持。有人牺牲,有人突围。有人留下信仰,有人点燃希望。

今天,站在二〇二五年的时间节点,回望九十五年前那场战斗——我们该如何评价?是悲壮,是惨烈,是无奈?还是一种超越生死的坚守?也许,正如一位幸存者所说——“我们只是做了我们该做的事!”这,就是答案。

历史不会忘记恒里岩洞的牺牲者。不会忘记那些用生命铺就民族复兴道路的普通人。也不会忘记——信仰的光芒,在最黑暗处永远不会熄灭。

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还在路上。民族的觉醒、人民的解放、国家的富强,这一切都与那岩洞中三百多条生命息息相关。每一代人,都应该铭记。当我们享受今天和平与安宁的时候,别忘了,那些在黑暗中坚守的身影。

历史,总是由无数“平凡”而伟大的瞬间构成。恒里岩洞——就是其中最真实、最动人的一页。

有时我会问,假如我们身处那个洞里,会选择坚守还是放弃?会坚持到最后,还是半途而废?答案,也许只有到那个时刻才能知晓。但可以肯定——正是因为有无数前辈的坚守,才有了今天的我们。

让我们记住他们,也把他们的精神,传递下去。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