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4号舰设计被批太丑,烟囱后置还砍半,就不怕熏到舰载机?

坦白讲,第一眼看到4号舰那个新设计,我差点没把嘴里的水喷出来。

把烟囱就这么单独拎出来,还给截了一半,搁在核心舰岛的后头,这模样,真有点一言难尽。很多人,包括我自个儿,都觉得这造型实在谈不上什么美感,但转念一想,这玩意儿,可能还真就是奔着实用去的。

这几乎是自打二战结束后,头一次有主流航母敢这么干,把主烟囱和进气系统大大方方地独立出来。你想想以前那些航母,从福莱斯特级到小鹰级,再到苏俄那套标准的1143.5系列,哪个不是想方设法把烟囱藏进那个硕大的舰岛里?恨不得裹得严严实实,前面是驾驶室,后面是降落观察室,1143.5甚至把飞行员宿舍都塞到了烟囱屁股后面。搞得那么复杂,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一个词:简洁,或者说,看起来顺眼。

可这种看起来顺眼的代价,实在是不小。烟囱这玩意儿,整天喷着高温废气,时间一长,舰岛的主桅杆被熏得跟黑炭似的,那都是家常便饭。更要命的是那个主进气系统,为了保证效率得用涡轮增压吧?那持续不断的震动和噪音,简直就是个永不停歇的折磨。

到了21世纪,航母设计都追求隐身、简洁,舰岛是越做越小。可烟囱和进气系统这俩大家伙,体积是硬指标,压不了多少。那能压缩的,就只剩下航空和航海指挥室的空间了。咱们的18号舰,在常规动力航母里头,舰岛体积已经算是压缩到了极限,甚至把飞行员宿舍、后部航空监控室都给砍掉了。可即便是这样,为了塞进去那四面巨大的相控阵雷达,还得费尽心思去隔绝烟囱带来的热量、噪音和振动。据说下了血本去做隔绝,但效果嘛,只能说是差强人意。毕竟,谁都知道那娇贵的大雷达,最怕的就是高温和持续抖动。

于是乎,到了这艘4号巨舰上,设计思路干脆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主烟囱和进气系统给踹了出去,单独成立一个部门。虽然看着别扭,但这隔热、隔音、隔振动的效果,那绝对是立竿见影,好得不是一星半点。

可这么一来,新的问题不就跟着来了吗?烟囱单独放,高度还砍半,位置又靠后,这日常排出来的烟,会不会正好糊在准备降落的舰载机飞行员一脸?

其实这担心,多少有点多余了。翻翻历史,从二战到现在,就没听说过有哪艘航母的尾烟能把自家飞机给熏下来的记录。常规动力的航母在高速航行的时候,锅炉里的油烧得那叫一个充分,你站在后头看,几乎都看不到什么明显的烟。再说了,现代航母降落都用的是斜角甲板,飞机下来的航线跟航母自个儿跑的直线,本来就有个夹角,那点烟雾想要精准干扰,难度可不小。

还有人会琢磨,这么个大烟囱杵在那,会不会成了红外制导导弹的活靶子,增加所谓的隐身负担?这想法就更有趣了。现在这个年代,块头大一点的反舰导弹,眼睛基本上都是雷达,而不是热成像。所以航母的外形隐身效果,重要性远远超过排烟那点热辐射。况且,航母本身就有给排烟系统主动喷淋降温的手段,那点热信号,在茫茫大海上,还真不一定有你想象得那么扎眼。总的来说,这个改动并不会明显增加航母被发现和被攻击的概率。

所以你看,这个看似丑陋的设计,背后藏着的,其实是一种思路上的彻底解放。不再为了表面的美观去牺牲内部空间的合理性,不再让核心的作战系统去迁就一个发热、发抖的烟囱。

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把战斗力生成的最优解放在了第一位。美观?在绝对的实战需求面前,那或许是最不重要的东西了。你说呢?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