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美防长预言:中国导弹20分钟灭航母,高超音速武器或改写战争规则

2024年底,当特朗普重返白宫,把前福克斯主播彼得·海格塞斯推上国防部长宝座时,华盛顿的建制派们还只是觉得这事儿有点离谱。毕竟,一个靠嘴皮子吃饭的媒体人,哪怕有老兵履历,来掌管五角大楼,听起来总像个笑话。

但很快就没人笑得出来了。海格塞斯上任后在一次播客里,用他那套福克斯新闻式的招牌口吻,扔出了一颗重磅炸弹:“要是中美开战,我告诉你们,中国的导弹能在20分钟内,把我们那十艘航母全都送到海底去。”

一句话,全球炸锅。军事圈的专家们集体傻眼,舆论更是吵翻了天。这哥们儿到底是为了要钱口不择言,还是不小心捅破了美军那层死要面子的窗户纸?

海格塞斯的“20分钟全灭论”,戳到了五角大楼最不愿承认的痛处。一份内部评估早就承认,面对高超音速武器,美国海军赖以为生的航母战斗群,那套防御体系基本上快成了摆设。

说白了就是个物理问题,你根本追不上。中国的东风-26这类导弹,末端速度能飙到10马赫,而美军最牛的“标准-6”拦截弹,速度撑死也就3.5马赫。这仗没法打,人家是跑车,你这是拖拉机。

更要命的是,这些导弹不走直线。它能在大气层边缘玩“水漂”,轨迹飘忽不定,让耗资百亿的宙斯盾系统成了睁眼瞎,根本算不出它要打哪儿。你引以为傲的防御系统,在绝对的速度和无法预测的机动面前,几乎等于不存在。

美军内部的数据显示,从发现目标到发射拦截弹,一套流程走下来最快也要5分多钟。可东风-26从内陆发射到命中目标,全程不到8分钟。留给航母舰长祈祷的时间,也就两分多钟。

就算你信了那套90%的拦截率,可人家要是搞饱和攻击,几十枚导弹糊脸,漏掉一枚就足以致命。一枚半吨重的钨合金弹头砸下来,飞行甲板上就是个8米宽的大窟窿,再先进的航母也得当场瘫痪。

这种技术上的被动,背后是中美两国军事工业实力的此消彼长。海格塞斯的惊人言论,更像是对美国自身问题的一次公开宣泄。

兰德公司的报告早就把话挑明了:如果中国用几十枚东风导弹齐射,航母编队的命中率能超过80%。这结论的背后,是中国军工近乎疯狂的追赶速度。曾经只能在近海打转的中国海军,如今三艘航母在手,055大驱更是让对手头疼。

最让人绝望的数字是230比1,这是中美两国造船总吨位的差距。真要打起消耗战,美国造船厂的产能根本跟不上战损的速度。就在最近,中国两栖攻击舰上电磁弹射的画面传出,这记耳光打得响亮,因为美国自己的福特级航母还在为这个技术扯皮。

反观美国这边,情况却不容乐观。兰德公司的报告直言,美国海军造舰业陷入了25年来最糟糕的境地,航母和潜艇因为焊接问题趴在船厂里动弹不得。被吹上天的“暗鹰”高超音速项目,三次试射两次失败,成了国际笑话。

当中国在2019年阅兵式上已经把成熟型号拉出来亮相时,美国的同类项目还在PPT和实验室里挣扎。连美军印太司令帕帕罗都不得不承认,在造舰、造飞机和人工智能这些领域,中国跑得比美国快得多。

不管海格塞斯的本意是要军费还是在敲打盟友,他的话客观上已经按下了亚太地区军备竞赛的快进键。华盛顿火速通过了超万亿美元的国防预算,而恐慌则在盟友间迅速传染。

日本急吼吼地要把电磁炮塞进集装箱,韩国宣布要造“隐身导弹列车”,连菲律宾都咬牙买了套二手的S-400防空系统。正如一位新加坡高官半开玩笑说的,现在东南亚的防空导弹密度,快赶上曼谷的便利店了。

更危险的趋势是,“先发制人”的念头开始在各国总参谋部里抬头。因为高超音速武器留下的反应时间太短,等确认来袭再反击已经晚了。这种“要么先动手,要么就等死”的逻辑,让擦枪走火的风险急剧升高。

这让现有的军控条约几乎成了一纸空文。联合国专家警告,无论是核武器条约还是其他什么协议,都对这种新玩意儿没辙。核威慑的旧有平衡被打破,整个国际安全体系正在滑向失控的边缘。

美国的对华战略也因此显得格外拧巴。一边在中国家门口搞军演,摆出决一死战的架势;另一边,每当真有点风吹草动,航母又躲得远远的。这种矛盾,恰恰反映了它想维持霸权,又怕真打起来输得太难看的复杂心态。

现在回头看,海格塞斯那句“20分钟全灭”,可能不是一个精准的战术计算,但它绝对是这个时代最准确的一个注脚。它宣告了航空母舰这个二战以来海权象征的黄昏,一个旧秩序正在无可挽回地走向终结。

技术正在以一种粗暴的方式,重塑大国间的力量平衡和战争规则。当传统的威慑工具变得脆弱,当战争的胜负可能在开打后半小时内就已见分晓,我们所有人都被推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这场新的军备竞赛,究竟是通往和平的荆棘之路,还是把人类推向深渊的加速器?当“20分钟毁灭”不再是科幻,而成为一个可以被冷静讨论的现实选项时,考验的就不再是技术,而是人类的理智和智慧了。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