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有时候挺魔幻的,荷兰人可能也没想到,一场自以为稳赢的豪夺,最后会把自己绕进去。
开头他们那一下,确实挺狠。借着个模糊的国家安全名义,直接就把安世半导体给接管了。这家中资全资控股的公司,全球资产高达147亿,说冻结就冻结。更绝的是,连母公司闻泰科技任命的中方CEO,也给一脚踢开。整套动作行云流水,背后站着谁,大家心里都清楚。美国那边给闻泰科技扣了个实体清单的帽子,还弄出个50%穿透性规则,荷兰觉得这是拿着尚方宝剑,底气足得很。
在他们看来,这事儿差不多就是囊中取物了。安世半导体,全球汽车芯片领域的巨头,尤其是在车规级功率半导体这块,稳坐前三。只要把它捏在手里,就等于扼住了不少全球车企的喉咙。这个算盘,打得噼啪响。
可他们千算万算,漏了一点,或者说,是傲慢地忽略了。安世半导体的总部在欧洲没错,但它的心脏,它那占据全球七成封测产能的制造基地,深植在中国的东莞。你抢走了一个大脑,却没发现这个大脑连接的躯干和四肢全在别人家里,而且别人还能随时拔掉电源。
中国的反击来得很快,没搞什么口水仗,一招就打在了七寸上。商务部直接宣布,禁止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的关键元器件出口。这一下,全球的汽车产业链立马就感觉到了震动。德国的奔驰、宝马,日本的日产,美国的通用,这些巨头们突然发现,芯片要断供了。一辆电动汽车要用上千颗安世的芯片,这可不是开玩笑的。生产线停摆的风险,让整个欧洲的汽车工业都开始哀嚎。
欧盟急了,赶紧打电话过来,希望能松绑。这时候的荷兰,处境就变得非常尴尬了。肉没吃到,反惹了一身骚,还得罪了整个欧洲的盟友,成了众矢之的。
就在荷兰骑虎难下的时候,一件让他们更没想到的事发生了。在韩国釜山,中美双方坐下来谈了差不多100分钟,谈成了。其中一条协议,就像一道晴天霹雳,直接把荷兰人行动的法理依据给抽掉了——美方同意,暂停实施那个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为期一年。
美国亲手把那把尚方宝剑给收回去了,等于当着全世界的面,把荷兰爬上去的梯子给撤了。
这还没完。紧接着,安世的母公司闻泰科技,通过彭博社向全球发了一份声明,给荷兰立下了规矩。想恢复供货?可以,但有个硬性条件:必须恢复闻泰科技对安世半导体完整的控制权和所有权。这话说得很实在,具体就两条:被无理免职的中方CEO,得请回来;那些带头闹事的外籍高管,得走人。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博弈了。中国在用这个案例告诉所有人,中国企业走出去,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资产安全,是一条不能碰的红线。这一次要把荷兰打痛,才能让某些蠢蠢欲动的人收敛心思。
现在,皮球被狠狠地踢回了荷兰脚下。欧洲车企的损失每天都在以亿计地增加,他们耗不起。而中国,有着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安世东莞工厂的产能,在国内就能消化掉。最不怕拖的,反而是我们。
全世界都在看荷兰怎么选,是低头认错,还是继续嘴硬,最后被彻底排除在中国庞大的供应链和市场之外。这笔账,不知道他们想没想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