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福建青少年跆拳道联赛,品势对决激烈,家长助阵热情

武夷山脚,训练中心灯火通明。观众席没空着,远远近近的福建口音,夹着闽南、新疆、粤语,甚至混进几个安徽、浙江孩子的普通话腔,整个场馆沸腾。不少小孩还抱着头盔、护具,衣服上都是汗印,妈妈喊了一嗓子,才想起来掏水壶喝水。报名区挤成一团,教练守着名单盯紧进度。武夷国际重竞技训练中心,本来是个相对冷门的场馆,这两天忽然热闹。外面车排到老远。小队员们早上刚进门,鞋子就踢得乱七八糟,有的还找错门,教练一边催换装备,一边管秩序。

800多号青少年,从全国各地来福建,光看背后的旗子种类,已经密密麻麻。来自福建本地的俱乐部,一路从福州、厦门到漳州、莆田,拉练来得挺早,广东、浙江、安徽队伍也不少,香港的选手一落地就围观大堂宣传板,一路手机拍不停。每支队伍身后至少带着一批家长,或举着小旗,或带着板凳。孩子们的队服颜色五花八门,装备统一的蓝、红头盔闪着荧光灯的反光。一进第一场品势比赛,几个教练嘴里全在数拍子,孩子轮到上场,面色憋得煞白,脚步没乱,最后一下出招声音压到最低,家长拉着栏杆,手机不停录像。品势比赛,讲究套路,每人分数拉不开咋办,拼细节。裁判看得极细,扣一分都是技术动作问题。

竞技组的气氛一下上来了,对战台一个照面,出腿速度快的,鞋风都能带动观众鼓掌。一个小男孩腿法明显硬朗,出招快、一脚下断,分数板跳得很快。对面的小女孩,姿势稍微含蓄,吃亏不少,但下半场临时改变策略,避开正面,往侧翼溜,一度追回比分。哨声一响,场边全是父母的尖叫。比赛分不同年龄组,有8岁的小选手,一上场腿有点发抖,踢腿幅度小,但绷紧神经,硬是没被对手击中。场边的教练表情格外紧,比赛一完手拍大腿,转头就鼓励。打到高年级组,动作节奏更快,踢技、转体、下劈,每一下都能看出平时训练下的苦功。

舞蹈特技段也不冷清。几乎所有女生都报了跆拳道舞项目。更像极了表演,音乐响起来,几个小选手跳上擂台,统一动作一遍做出,整齐划一,现场掌声连着响。有的队伍还安排了特技展示,几个人叠罗汉跳跃,翻滚力度够劲,现场小朋友看得眼睛都直了。团体特技,拼的是配合,动作大一点节奏慢了就撞一块,训了一年,比赛剧情还是会出点小插曲,有个新手差点把队友踢倒,最后稳住,评委只笑了,分数没跌多少。

本次联赛有个新变化,增加了资格赛。原先小组赛之后直接看成绩,这回要把最强的前三筛出来,直接给全国跆拳道俱乐部赛总决赛的入场券,这政策一出,队伍气氛就没有一组不认真。福建站的资格赛,每个项目第三场开始就紧张。之前常是当地队伍打头,今年外省选手冲得猛。广东的队员脚法简练,动作快,几场连胜。浙江、安徽小选手相对技术细腻,节奏慢,拉开比分没问题。香港来的队伍技术套路更多样,现场有观众说港队动作有教学范,讲究细节。

幕后也藏着故事。有家长趁比赛间隙,帮孩子理头盔系带挡着汗水抹,队员围着坐地上,玩起手机,再三催促才肯换装备。有福建的老教练老远拉着学员复盘,手一点就说哪里丢了分,安慰没进资格赛的,说“咱下回再冲”。不少选手赛后主动找对手聊天,加了微信,比赛虽敌对,赛下讨论得格外激烈,问动作、问套路,氛围协作,这才更像全国性赛事的魅力。

场馆工作人员手忙脚乱,数据统计栏每小时换一次,比分、晋级名单、淘汰数据都在电子大屏翻。一天拉锯战,最终资格名单公布,福建、广东、浙江、香港均有选手打进总决赛,小些的孩子抱着奖牌跳着回家,没晋级的脸色有点暗,但很快和队友闹着合影。不仅是面子,压力也大,现场还有社交账号直播,入场观众留言,点赞上千,隔着时差东南沿海和香港的家长轮番打气,选手比拼的不只是身体,耐力、心理都归到一处。

从场馆视角能体会,赛事专业度提升,新项目门槛、技术统计更细致。每场竞技数据都有严格分析,晋级看分数也看动作。主办方的反馈也快,实时对外公布资讯,让家长赛后第一时间掌握成绩。而赛场下的热闹,其实印证跆拳道在中国青少年群体里活力不减。来自不同省份、不同文化背景的选手聚到武夷山,语言混杂,交流全凭肢体、友谊在一场场比拼中自发生长。这种气氛,才是最动人的现场。

看这届福建站,不止是竞技,关键还看到了青少年体育成长的另一重意义。有人因为一个清晰干脆的动作获得掌声,也有人在一次晋级失败里学会调整自己心态。教练、父母、裁判、甚至志愿者,都成了这个联赛拼图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跆拳道的品势套路固然重要,场下默契和相互鼓励也磨炼出了另一种冠军光辉。

这些场面,每次回忆都不光是分数、奖牌,把全国俱乐部联赛带来的“凝聚力”展现得明明白白。赛事之外,更多孩子因此爱上运动,更自信站在擂台中央。类似这样的大型联赛,对于提高各地青少年跆拳道水平,其实价值远超一场普通的竞技对决。每个站点的小故事,都是中国跆拳道未来的一部分。

这样的赛场,观众既能看到高水平竞技,也能看到一代又一代小选手如何在经验和挫折里脚踏实地成长。至于谁能够最终拿下总决赛的入场券,是福建本地能守住主场,还是外省新锐来势更猛,数据和结果都还没盖棺定论。而“竞技+成长”的双重意义,早就融进每位选手和家长的回忆里。

您怎么看?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