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学生午餐就是简单几道菜,填饱孩子肚子,顶多谁家孩子不挑食谁有福,哪想这里边还有这么多“门道”!最近上海不少家长都忍不住跳出来吐槽,说这学生餐不仅难以下咽,甚至连食欲都被彻底击溃了。刷到家长晒出的照片,饭菜颜色寡淡,盛在一次性饭盒里,一道“虾仁炒蛋”甚至因为闻起来“臭”被临时撤下菜单,我想,要搁谁,都会一边皱眉一边心疼自家娃。让人更惊讶的是,吃到的竟然是同一家供应商提供的食物——这家公司叫上海绿捷。
说实话,这可不是什么小作坊。上海绿捷实业有限公司整整供应了上海500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的餐食,其实这“江湖地位”不一般,多少大人都望尘莫及。可偏偏这么大的供应商,口碑却一路向下。别看家长们反复投诉,网上不少帖子火得一塌糊涂,结果学生餐质量还依旧原地踏步,甚至2024年还在“今日闵行”等官方平台被夸得天花乱坠,说什么“安全、营养、美味”,还成了“上海市名牌企业、美誉商标”,真是不知道该气还是该笑。
绿捷是谁的?凭啥能一直把持着这么多学校的食堂大权?顺着企业信息查下去,发现这可真是“一环套一环”。先不说法定代表人葛均锋名下已经有33家公司——这听上去像极了电视剧里的“大佬”设定。再说那位董事长陶煦,查查资料,真不是一般人家。1989年在泰国正大集团就混过,2000年直接跳到了山东六和——这家可厉害了,是新希望集团的核心企业,而新希望背后的老板正是全国都认的前中国首富刘永好。陶煦在六和干到了总裁,然后又出来单干搞上了上海绿捷。巧就巧在,即便绿捷搞起来了,他还在新希望体系的公司里挂着高管,比如广州六和饲料、武汉六和食品,2023年底才悄悄退出法定代表人,一直兼着董事职位。这种关系要是用形容,不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吗?
更有意思的地方还在葛均锋。除了法定代表人,他底下控着的一家投资公司,上海易亨,真正的大股东居然也是新希望资产管理公司。你说巧不巧?这层层叠叠的人脉和资本纽带,看热闹的老百姓估计脑袋都要转晕,哪还能分得清“亲疏”?虽然公开文件看不见新希望和绿捷有什么赤裸裸的直接股权纽带,但这些管理职位和关联企业,已经让这家供应商的来头变得非常不同寻常。
回头一想,谁还敢说食品供应这活儿就是“靠实力说话”?有些时候,这种“实力”根本不是啥“厨艺”或“服务”,而是背后站着的人。更魔幻的是,这家公司光是2019年和2022年就因为食品安全之类的糊涂账被判赔给受害者,结果照样拿下市里的大单。2023年甚至一口气中标了20多所学校的餐食供应,家长们一点也没影响他们的生意。有人说,这就像数学老师改数学竞赛成绩,自己人看着顺眼,别人的抱怨压根不放在心上。
走到今天,上海家长集体发声,甚至请愿让别的品牌,比如大家经常能在外面吃到的西贝“预制菜”进校园,想让孩子们有个更靠谱的选择。虽然预制菜也不是人人点赞的方案,但家长们这种“宁愿换个试试看”的急切心情,是再自然不过的了。没人想让自家娃天天咽“难吃还臭”的饭菜,尤其当你知道,这饭菜背后还牵着这么一串大佬和资本纽带时,心中疑惑难免少不了。
学校午餐本该简单透明,就是几个实在好吃的家常菜,让操心的家长放心,让精力旺盛的学生吃得开心。可一旦背后掺杂了太多复杂的利益关系,事情往往就变了味儿。光鲜的招牌掩盖不了普通孩子用餐时的真实体验,如果相关方能多听听孩子和家长的声音,别让资本和“关系户”主导了每一口饭,或许下一份端上桌的“学生餐”才不会被家长“扒出来”越扒越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