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夏天,山西晋中还住着6000多个日本鬼子。
这帮人不是战俘,是阎锡山花钱养着的打手。
他们住别墅开豪车,拿着中国人的钱打中国人。
徐向前看不下去了,决定让这帮畜生彻底消失。
一场被遗忘的中日血战,即将在晋中大地爆发。
01 日本都投降3年了,这帮鬼子还在中国当大爷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1948年了,中国土地上居然还有6000多个日本兵在耀武扬威。
这事得从1945年8月15日说起。那天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同年9月2日签署正式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按理说这些侵略者应该夹着尾巴滚回老家。
可现实比小说还离谱,到了1948年,山西境内竟然还有这么多日本军人在混日子。阎锡山这种行为,公然违反了战后国际协议,但为了私利,他打着“亚洲民族革命”的幌子,执意收留这些战败的日军。
更气人的是,这些家伙不但没被遣返,反而摇身一变成了阎锡山的贵客。你说这不是扯淡吗?
阎锡山这个山西土皇帝,统治山西38年,什么风浪都见过,就是怕共产党。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看八路军势力越来越强,心里慌得不行。
这老家伙琢磨来琢磨去,觉得日本兵比中国士兵能打。抗战打了8年,他对日军的战斗力印象太深了。既然现在不用抗日了,为啥不把这些“人才”留下来对付共产党?很多日军士兵因恐惧回国后处境或受军官蛊惑,也选择了留下。
想法有了,说干就干。1946年初,阎锡山在山西发了道征用令,公开招募滞留的日本军人。这消息一传开,那些不想回国的日本军官们高兴坏了。
最积极的就是元泉馨这个畜生。这家伙是日本陆军少将,原来当独立第14旅团的旅团长,在东北和山西都打过仗。日本投降时,他手下有几千人,本来应该向八路军投降,结果这王八蛋选择了投靠阎锡山。
元泉馨到了阎锡山那里,待遇好得没法说。阎锡山给他配了别墅豪车,还让他当了第7集团军的中将副司令。为了掩人耳目,元泉馨改了个中国名字叫“元全福”,还学了几句山西话。
你说这不是打脸吗?堂堂中华大地,居然让一个日本鬼子当什么副司令,还让他指挥中国军队。
这帮日本人在中国过得比在日本还舒服。住的是太原最好的房子,吃的是山西最好的饭菜,出门有专车接送,身边有勤务兵伺候。要不是偶尔听到几句日语,谁能想到这些人3年前还是侵略者?
更过分的是,这些日本军人还保持着完整的指挥体系。元泉馨把这6000多人编成了“第10总队”,下辖多个步兵大队和炮兵单位。他们不但有武器装备,还有自己的训练基地。
当时很多中国人看不下去,纷纷质疑阎锡山这是在“养虎为患”。可阎锡山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他觉得只要能保住自己的地盘,哪怕跟魔鬼合作都行。
这些日本人也不傻,他们明白阎锡山留下自己是有用的。所以在训练作战方面格外卖力,想证明自己的价值。1947年开始,这支日军残部多次参加了对解放军的作战。
局势变得特别复杂。明明是中国人的内战,却掺和进了日本军队。明明是1948年了,中国土地上却还在进行着中日之间的战斗。
你说这事荒唐不荒唐?
02 徐向前回山西,老乡要跟老乡算账
徐向前和阎锡山都是山西五台人,两家就隔一条河。按说同乡见同乡应该有话说,可现在是要见血的节奏。
1947年,徐向前接到命令担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回到山西战场。当时他手里只有6万地方部队,武器装备也比较简陋,而阎锡山却坐拥13万精兵和完整的军工体系。
毛主席临别时对徐向前说过一句话:“这个阎锡山可不好对付。”徐向前笑了笑回答:“确实不好对付,但我有办法对付他。”
徐向前的办法就是打运动战。他先后指挥了运城战役、临汾战役,把阎锡山的部队打得溃不成军。到1948年5月,解放军攻克临汾,晋南基本解放,阎锡山的统治范围大大缩小。
这下阎锡山真急了。他把所有家底都集中到了晋中地区,想守住这块山西的粮仓。晋中平原土地肥沃,是山西最重要的产粮区。如果丢了晋中,太原就成了孤城,13万大军吃什么?
1948年6月,麦子熟了。阎锡山决定孤注一掷,派大军出太原抢收麦子。他觉得只要抢到了粮食,就能多坚持几个月,说不定局势还有转机。
可这一切都在徐向前的计算之中。徐向前早就盼着阎锡山把部队拉出太原,在城里攻坚战不好打,在野外就是他的天下了。
6月11日,晋中战役正式打响。阎锡山派出5个军、14个师、3个暂编总队,总共13万人马浩浩荡荡开出太原。这支庞大的军队里,就包括了元泉馨指挥的日军第10总队。
徐向前一看,机会来了。他的作战计划很简单:先诱敌出击,再分割包围,最后各个击破。
第一个目标就是阎锡山的“亲训师”。这是阎锡山亲自训练的嫡系部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徐向前用围点打援的办法,把这支部队引到平遥曹村地区,然后四面包围。
6月21日,战斗打响。解放军从四面八方同时发起攻击,阎锡山的亲训师措手不及,很快被打散了。这一仗歼敌7000多人,阎锡山心疼得要死。
元泉馨看到亲训师被歼,心里开始慌了。他对手下的日本军官说:“解放军的战斗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得多,阎锡山这条船不太稳。”
可是现在想走也晚了。元泉馨和这些日本人已经上了贼船,只能跟着阎锡山一条道走到黑。
03 包围圈收紧,6000日军成了瓮中之鳖
亲训师被歼后,阎锡山慌得不行。他赶紧派自己的心腹大将赵承绶带着主力部队南下支援。
赵承绶是阎锡山最信任的部下,号称“晋军第一猛将”。这次他带着第33军、第34军和元泉馨的日军第10总队,总共3万多人,气势汹汹地向晋中腹地开进。
徐向前一看,大鱼上钩了。他立即调整部署,让各部队从四面八方向太谷县大小常村地区收拢,准备来一场大的包围战。
7月3日,赵承绶和元泉馨发现情况不对了。到处都能看到解放军的身影,自己的退路好像被切断了。赵承绶是个老狐狸,立即下令部队收缩,准备北撤回太原。
可是已经晚了。徐向前的包围圈正在快速收紧,各路解放军都在拼命赶路,要把敌人堵死在晋中平原。
时间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如果让赵承绶带着部队跑回太原,这仗就白打了。徐向前下了死命令:“就算累死也要追上去,绝不能让一个敌人跑掉!”
解放军战士们在炎热的夏天里急行军,很多人都中暑了,可没有一个人掉队。政委王新亭看着战士们累得直不起腰,心疼地对徐向前说:“要不歇一会儿吧,大家太累了。”
徐向前摇摇头:“现在不是心疼的时候,晚一步敌人就跑了。战士们累一点没关系,只要能全歼敌人,这点苦就值了。”
7月6日,包围圈终于形成了。赵承绶的3万大军被压缩在太谷县大小常村一带,东西约20华里,南北不足10华里的狭窄地带。
这里的地形对敌人很有利。村子里房屋密集,院落相连,还有不少庙宇和围墙,很适合防守。赵承绶和元泉馨一商量,决定利用村子里的建筑物负隅顽抗。
元泉馨把日军分散到各个村子里,组织了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他们把房屋打通,在墙上凿出枪眼,准备跟解放军巷战到底。
这些日本军人知道自己已经走投无路了。回国是不可能的,投降更不敢想,只能拼死一搏,看能不能杀出重围。
战斗即将进入最残酷的阶段。可这帮日本鬼子做梦也没想到,等着他们的会是什么样的下场。
04 村战在即,解放军准备收拾这帮畜生
7月10日凌晨,解放军完成了攻击准备。
战士们擦拭着刺刀,检查着手榴弹,每个人眼里都有火光。从1937年到现在,中日两国军人打了11年,该算总账的时候到了。
炮兵阵地上,一门门火炮瞄准了大小常村。炮手们摩拳擦掌,恨不得把这些日本鬼子全部轰成渣子。
步兵连队里,战士们磨刀霍霍。连长对大家说:“兄弟们,这些日本鬼子在咱们中国作恶这么多年,今天要让他们血债血偿!”
村子里的日本军人也在做最后的准备。他们把房屋改造成了堡垒,每个房间都有射击孔。元泉馨在村中央的庙里指挥,脸色阴沉得要下雨。
“司令官,解放军的包围圈越来越紧了。”一个日本军官跑来报告。
元泉馨点点头,他知道末日就要到了。这些年在中国作威作福的日子就要结束了。
天刚蒙蒙亮,解放军的火炮开始试射。几发炮弹呼啸着飞向村子,在房顶上爆炸,瓦片飞得到处都是。
日军阵地上,士兵们缩在掩体后面,紧握着手里的武器。他们知道这将是一场殊死搏斗。
元泉馨透过窗户看着远处的解放军阵地,心情五味杂陈。从1939年到中国东北搞边境摩擦,到1945年在山西与八路军作战,再到投靠阎锡山继续与解放军为敌。10多年来,他在中国犯下了累累罪行。
现在,报应的时候到了。
解放军指挥所里,徐向前正在做最后的部署。他对各部队指挥员说:“这些日本鬼子早就该死了。今天我们要让他们明白,中国的土地不是他们撒野的地方!”
各营连长纷纷表态,一定要全歼这些日军残部,为死难的同胞报仇。
战斗即将打响。这将是中日之间真正的最后一战,也是这些日本侵略者的末日。
天边出现了第一缕阳光,照在刺刀上闪闪发光。解放军战士们已经做好了冲锋的准备。
元泉馨看着越来越近的包围圈,知道自己再也没有机会了。
05 刺刀见红,日军残部的末日到了
7月10日上午8点,解放军在炮火准备后发起总攻。
炮弹如雨点般落在大小常村,整个村子都在颤抖。房屋倒塌,尘土飞扬,日军的防线开始松动。
“冲啊!为死难的同胞报仇!”解放军战士们高喊着冲进村子。
这些日本鬼子确实有两下子,他们利用复杂的地形顽强抵抗。房屋被打通,形成了交叉火力网。解放军要想前进,必须一间房子一间房子地争夺。
战斗格外激烈。日本兵躲在暗处放冷枪,解放军战士就用手榴弹炸,然后冲进去用刺刀解决问题。有些房间里,中日双方的士兵扭打在一起,拼的就是刺刀功夫和肉搏能力。
这确实是中日之间的最后一战了。从1937年开始,中日两国军人打了11年,最后的较量竟然是在这个小村子里,用最原始的方式进行。
元泉馨躲在村子中央的庙里,透过窗户看着外面的战斗。他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因为日军的防线正在一点点被撕开。
“司令官,我们快顶不住了!”一个日本军官满脸是血地跑过来报告。
元泉馨咬了咬牙:“撤到哪里?四面都是解放军,我们已经无路可逃了。”
确实无路可逃了。徐向前的包围圈如铁桶一般,任何方向都有解放军的重兵把守。更要命的是,解放军的士气高涨,战士们憋了一肚子火,要跟这些侵略者算总账。
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解放军已经攻占了大部分房屋,日军的抵抗越来越弱。很多日本兵看到大势已去,开始动摇了。
一些日本士兵开始悄悄投降。他们举着白旗走出房屋,被解放军俘虏。可更多的日本军官还在负隅顽抗,他们知道自己罪孽深重,投降也没有好下场。
夜幕降临了,村子里的枪声逐渐稀疏。解放军基本控制了整个战场,只剩下几个据点还在抵抗。
元泉馨躲在庙里,听着外面越来越近的脚步声,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
06 元泉馨的绝路,日本鬼子的末日
7月16日上午,最后的战斗开始了。
解放军集中火力轰击剩下的几个据点。一发炮弹正好落在元泉馨藏身的庙附近,巨大的爆炸声震得他两耳嗡嗡直响。
更要命的是,一块弹片击中了他的腹部。鲜血很快染红了他的军装,疼痛让他几乎站不起来。
“司令官!您受伤了!”副官水野急忙跑过来扶住他。
元泉馨用手按着伤口,鲜血不停地往外涌。他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了。
“水野,”元泉馨颤抖着声音对副官说,“徐向前太厉害了,10总完了!”
外面的枪声越来越近,解放军马上就要冲进来了。元泉馨知道自己不能当俘虏,那会让他在日本的家人蒙羞。
最终,元泉馨在庙内毙命。有说法是他命令副官水野向其开枪后水野自尽,也有说法是其在战斗中被击毙或自杀。
这时,解放军战士踢开庙门冲了进来。看到倒在地上的元泉馨,战士们确认了日军司令的死亡。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战场。日军第10总队的指挥官死了,剩下的日本兵彻底绝望了。有的继续负隅顽抗,很快被解放军消灭;有的举手投降,成了俘虏。
到7月16日傍晚,战斗基本结束。日军第10总队6000多人,除了少数逃散的,大部分不是被击毙就是被俘虏。这支在中国作恶多年的日军残部,终于彻底覆灭了。
同时被歼灭的还有赵承绶的第33军、第34军。赵承绶本人也被俘虏,成了解放军的战犯。
7月21日,解放军兵临太原城下。经过40多天的连续作战,徐向前指挥部队歼敌10万余人,解放县城14座,彻底改变了山西的军事态势,为次年解放太原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语
晋中战役结束后,那些本该在1945年就滚出中国的日本鬼子,终于得到了应有的下场。元泉馨和他的第10总队,成了历史的笑话。
阎锡山收留日军的行为,彻底暴露了他的汉奸嘴脸。为了保住自己的地盘,他不惜与民族仇敌合作,这样的人最终被人民抛弃是必然的。
徐向前用这场胜利证明了,任何敢于侵犯中华民族的敌人,都必将在人民战争中覆灭。1948年7月16日,元泉馨死的那一天,也是中日战争真正结束的日子。
史实来源:
本文主要依据《徐向前元帅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7年)、《晋中战役史料》(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太原战役纪实》(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第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年)、《山西通史·现代卷》(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阎锡山与晋系军阀》(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等权威史料整理而成。文中涉及的战役经过、人物关系、时间地点均有史料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