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力资金玩障眼法?数据背后藏猫腻
话说回来,上周主力资金哗啦啦跑了近亿,结果中国中铁股价愣是没咋跌,还微涨0.71%!这上哪儿说理去?但你要是真信了“资金流出=必跌”的鬼话,可就亏大了。
原来,所谓“主力资金净流出”,统计的只是软件能识别的大单交易。举个栗子:
机构对倒:A机构卖1个亿,B机构默默接盘,数据显示“主力流出”,实则筹码从左手倒右手;
蚂蚁搬家式吸筹:真正聪明的资金把大单拆成几百笔小单偷偷买,系统压根不识别;
大宗交易隐身术:场外大宗买卖不影响股价,却会被计入资金流出。这么一看,所谓“近亿资金出逃”可能只是障眼法,暗地里接盘的力道更猛!
二、5.7元为啥跌不穿?三根支柱焊死铁底
第一根:白菜价估值兜底去年10月股价5.71元时,动态市盈率才5倍出头,比菜市场大白菜还便宜!市净率直接“破净”(股价比净资产还低20%),股息率稳稳超3%。这么个买法,相当于用五毛钱换一块钱钢镚——保险资金、社保基金这些“铁算盘”能不动心?他们一出手,股价自然焊死在5.7元。
第二根:政策牌打明牌遥想去年,政策面就差把“稳基建”仨字帖脑门上了:政治局会议喊话“积极财政加码”,十四五铁路投资嗷嗷待哺。中国中铁手握国内77%铁路工程份额,订单多到接不完。更绝的是“中特估”东风一吹,国资机构集体扫货央企,这底能不夯实?
第三根:散户割肉,机构捡漏数据显示,当时融资盘逆势加仓3535万,融资余额冲上21.5亿高位!游资和散户也跟着净流入近亿。反观所谓“主力流出”,多半是短线资金耐不住震荡撤退。但话说回来,5.7元附近割肉的散户,怕是忘了那句老话——“行情总在绝望中诞生”。
三、业绩下滑?别慌!暗藏三把翻身钥匙
虽然去年上半年净利润跌了17%,但亮点藏在细节里:
海外闷声发财:境外收入逆势涨8.3%,沙特地铁、匈塞铁路等项目赚的是真金白银;
家里有矿心不慌:铜钴钼等矿产稳产稳销,这类资源业务在通胀时代就是硬通货;
黑科技押注未来:中标全国首个低空飞行器项目(合肥园博园),万亿新赛道已卡位。此外,公司掏8-16亿真金白银回购股票,股息照发不误——这操作相当于给股价上了双保险!
四、机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90天内13家机构集体站台(11家买入+2家增持),目标价看到8.1元。按当时5.7元算,空间超40%!东吴证券研报一针见血:“基建龙头估值趴地板上,修复是迟早的事。”但散户别急着拍大腿——机构看重的是三年布局:
短期(3-6个月):回购+分红落地,6.5元是第一道门;
长期(1-2年):矿产重估+低空经济爆发,8元未必是终点。
结语:该跌不跌,必有大戏
主力资金流出而股价不跌,就像压弹簧——压得越狠,反弹越凶。5.7元反复磨底,本质是产业资本和投机资金的终极对决。当分红军团、国资主力、融资盘三股势力死守铁底,所谓“资金流出”不过是浪花一朵。不知是幸运还是无奈,市场总对短期利空一惊一乍,却对长期利好视而不见。但历史无数次证明:跌不动的底,才是真底。
(数据来源:2024年公司年报、2025年中报、沪深交易所公开资金流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