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国与国之间的防务合作备受关注。近期,中俄“海上联合 - 2025”联合演习成为国际焦点,双方舰艇编队按计划顺利完成联合防空、联合对海、联合反潜等课目演练,并转入海上联合巡航,展示出高度默契与协作能力。然而,演习期间,一些国家的飞机和舰船频繁出现在演习部队周边,同时有分析无端称此次联演针对第三方意图明显。对此,国防部明确发声,希望有关方客观理性看待中俄正常防务合作。
自2012年以来,中俄“海上联合”系列联演已成功举行10次,这一机制化合作项目早已成为两军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多年来,通过一系列联合演习与巡航,中俄双方在提升军事互信、加强战术协同以及提高应对安全威胁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些合作不仅增进了两国海军之间的了解与默契,更是为维护国际与地区和平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根本上来说,中俄始终秉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发展两国两军关系。这种新型的大国关系模式,摒弃了冷战思维,致力于通过合作共赢来促进地区与世界的和平。在国际舞台上,中俄在诸多领域携手合作,为解决地区冲突、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智慧与力量。以国际维和、人道主义救援等行动为例,双方相互配合,彰显大国担当,展现出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
此次“海上联合 - 2025”联合演习,是中俄两军年度合作计划内的正常安排,与当前国际和地区局势并无直接关联,更不存在针对第三方的意图。它旨在进一步深化两国海军间的合作交流,提升共同应对安全威胁的能力,保障国际战略通道安全与地区稳定。
然而,部分势力却无视事实,主观臆测并抹黑中俄正常的防务合作。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地区的和平稳定氛围,也干扰了国际间正常的军事交流与合作秩序。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防务合作是维护共同安全的重要手段,应得到尊重与支持,而非无端指责与恶意揣测。
对中俄而言,持续推进正常的防务合作,是基于两国共同的安全需求与战略利益考量。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安全环境,如海上安全威胁多样化、非传统安全挑战增多等,双方通过联合演习等方式加强合作,能够有效提升应对各类安全威胁的能力,为两国的和平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国际社会也应清晰认识到,中俄正常防务合作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积极力量,而非所谓的“威胁”。有关方面应摒弃偏见与误解,尊重主权国家之间正常的合作关系,停止不实言论与抹黑炒作,共同为构建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贡献力量,而非制造对立与紧张氛围。唯有如此,才能在全球范围内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