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沸沸扬扬的社保新规,从今年的9月1号开始正式实施,社保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个所谓的“自愿放弃社保”协议,现在已经被彻底认定是无效的了。这个事儿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一聊。
首先,这个新规最核心的亮点是什么?它其实是最高法在2025年8月1号发布的一个司法解释,里边白纸黑字说得很清楚:用人单位跟员工约定不缴社保,或者员工自己写个承诺书说“我自愿不缴社保”,这种东西统统都无效!所以,其实无论怎么约定都没用,只要是不缴社保就是违法。因为这个社保,它是法律规定的强制性,用人单位和员工都必须要缴,它不是说你可以通过一个协议就绕开的。这个新规,其实就是把这个底线给你画得更清楚了。
那这个新规出来之后,在实际操作中会带来哪些变化呢?最直接的就是,员工如果之前签过这种所谓的自愿不缴社保的协议,现在可以直接要求公司给你补缴。如果公司不答应,你就可以直接离职,并且还能拿到经济补偿。那企业如果还是坚持不缴,会受到什么处罚?我告诉您,公司不光要把所有的社保都给你补齐,还得交滞纳金、交罚款,甚至可能会上失信名单,连带责任人都会有很严重的后果。所以说,这个新规是让员工的权益更有保障了,也让企业的违法成本大大增加了。说白了,就是把社保的不可协商性彻底明确下来,不管是企业还是员工,都没办法再钻这个空子了,所有的用工关系都得走到合规这条路上来。
当然了,这个新规出来之后,也带来了一些短期的、现实的挑战。咱们普通个人会面临什么新的压力呢?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现在企业必须要给你全额缴社保了,所以很多人拿到手的工资条会发现,比之前少了,每个月可能少几百块甚至上千块。特别是那种收入本来就不高的,你这一下就感觉压力挺大的。
而且像那些灵活就业的朋友,要自己全额掏钱,像在上海,一个月光养老和医疗就得两千多块,你想想,对于年轻人或者收入不稳定的朋友来说,也是一个挺重的负担。
那企业遇到的最直接的难题,就是用工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一些小微企业,可能光这一项,每年就要多花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你想想这个压力,对那些本来就靠压缩用工成本的公司,影响挺大的。为了应对成本上涨,有的企业就开始精简岗位,甚至把一些工作外包出去,这样一来,岗位的总数可能会减少,灵活就业的人可能会越来越多,整个就业市场的压力也会加大。
所以现在最突出的矛盾是啥呢?就是很多年轻人觉得,我现在的钱要扣掉这么多,拿到手的变少了,同时又对未来的养老金没啥信心,所以就比较抗拒。而这个新规呢,就把企业和员工之间这种所谓的“默契”给打破了,所以就会导致一些争议和压力。
不过,咱们聊完了短期的挑战,也得从长远来看,这事儿对咱们到底有什么好处。说实话,这个新规其实是给每个人都补上了一个终身保障账户。你不管是养老、医疗、失业、工伤还是生育,都给你兜住了底线。就相当于说,你老了、病了、或者遇到什么意外了,都有一份保障,不至于遇到难题的时候孤立无援,这份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现在,社保跟很多城市的公共服务都是挂钩的,你买房、落户、孩子上学,都要看你的社保年限。
那对企业来讲有什么长远好处呢?就是现在所有的企业都必须按规定缴社保了,大家的用工成本都一样了,那种靠压低社保来抢生意的路子,就彻底走不通了。反而是那些守法规范的企业,它的优势会更明显,也更容易吸引和留住人才。员工的归属感强了,人才流失少了,企业的声誉也好了,其实是为之后做大做强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最后,这个新规会给整个社会和经济带来哪些深远的变化?它其实就是让各类人群,包括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都能够被社保覆盖到,这其实就是在缩小保障的差距,让社会公平性大大提升了,整个社会也会更加稳定。大家有了稳定的保障之后,就更敢花钱了,内需就被激发出来了,这对经济也是个好事。
好了,今天把这个社保新规给大家从头到尾聊了一遍,从政策的初衷,到咱们可能会遇到的现实挑战,再到长远的好处,希望能帮大家理清楚一些思路。面对这个变化,咱们还是要理性看待,及时去关注自己的权益,有疑问多咨询、多维权。
对于这个社保新规,你有什么看法?是觉得压力大了,还是看到了长远的好处?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咱们一起聊聊。如果觉得今天聊的对你有帮助,别忘了点赞、关注,也把它转发给你身边关心这事儿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