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由昕昕撰写
前言
最近巴基斯坦真是内忧外患,一边是政府内斗得火药味十足,为是否去加沙“帮忙”吵得面红耳赤;另一边又得提防着邻近的阿富汗那位“老朋友”,怕被暗算,搞得就像个一边拼命干两份工作,一边还得处理家庭琐事的打工人,压力大得让人身心俱疲。
巴基斯坦的双线闯关
先来说说这次最炸锅的“内部互撕”场面,十月底,巴基斯坦政府发言人乔杜里在电视里一番指点江山,他说,如果要派军队去加沙国际稳定部队(ISF),就得先把哈马斯的武装给清理掉,不然这工作做不成。
话才刚一传开,国防部长阿西夫就立马在别的电视台反驳,火药味十足:“你代表谁说话啊?解除哈马斯武装可绝对不是我们的态度!”
这事儿把外头的人都搞晕了,原来巴基斯坦政府是各讲各的呀?网友们都笑着说:“怕不是忘了拉个群统一一下说法,结果现场就翻车了。”
要知道呀,巴基斯坦总理刚在联合国把以色列的“野蛮行为”给批了一通,说加沙的惨剧是“人类良知的污点”。
这边发言人就跳出来说要剿灭哈马斯的武器,这不光是自打脸,还把刀子扎到民众心口——巴基斯坦大部分老百姓都挺巴勒斯坦的,要真这么办,恐怕会被骂成“帮以色列办事”吧。
其实巴基斯坦心里也打着算盘,加入ISF这事儿看似一笔“能赚能赢”的买卖。要说资历嘛,巴基斯坦军队可是联合国的老牌维和“专家”,参与过40多个任务,派出过20多万人,堪称“维和专家团”。要谈利益,跟美国合作搞多边倡议,说不定还能改善点关系,赚点经济援助和国防支持,毕竟谁不想跟钱打交道呢。
更别说,还是“八国和平提案”的参与国,要是不加入,反而会让人觉得立场不够坚决。
不过,危险也不用多说,加沙那地方就像个“烫手山芋”,以色列的轰炸一直没有休止,派军过去纯粹就是“火中取栗”。
更要紧的是,所谓“师出无名”,官员自己都承认“最好有联合国的授权”,现在连个法律依据都没有,这不就是在“光着身子上街”?所以,阿西夫才说派军的决定还没定下来,估计是内部还没讨论明白。
这会儿加沙的事还没搞清楚状况呢,阿富汗那边又开始“闹事”了。巴基斯坦刚跟阿富汗塔利班签了停火协议,阿西夫就急匆匆地想找多国当“调解人”,怕这停火一撑不到一年半就又出事。
你看,为啥感觉没有底气呢,也不是别的,主要还是因为阿富汗塔利班背后还有个“杀手锏”——巴基斯坦塔利班(TTP)藏着“定时炸弹”。
阿西夫一针见血地指出:“TTP的头目都在喀布尔待着,避难所肯定是阿塔提供的!”这事儿还挺讽刺的,阿塔当年可是巴基斯坦扶持起来的,如今却反过来保护要打巴国的TTP,真是让人唏嘘。
更让人生气的是,阿塔竟然还去跟巴基斯坦的死对头印度建交,把使馆都升了级,这次出轨直接把巴国给整懵了。
最烦人的事,TTP是真的敢动手呀,去年搞了六百多次袭击,今年前三个季度就有两千四百多人在武装冲突中丧命,还把中巴经济走廊的中国工程师都牵扯进去了。
阿西夫放话说:“让恐怖分子越境就是纵容流血,”不过要是真开打的话,又怕重蹈美军的覆辙——阿富汗这“帝国坟场”不是随随便便就叫的,巴军虽然有些战机无人机,但真动地面战,恐怕要陷进泥潭里。
现如今,巴基斯坦就像在玩“双线副本”,一边得应对加沙那边,要兼顾道义、利益和民意,还得先把自己内部的矛盾协调好;另一边则是在阿富汗那条线,得确保停火不出乱子,还得逼阿塔交人,同时还得提防印度插一脚,真的是一箭双雕,难度不小。
结语
不过说到这里,巴基斯坦这次的左右为难也不是头一回,毕竟在这个地区里,各种关系盘根错节,利益的纠缠程度比宫斗剧还要精彩。
我就盼着下次政府能早早把说话的口径搞稳当点,别再出现“发言人刚说完,防长就跟着反着说”的尴尬场面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