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先唠唠为啥盯上储能。 这两年新能源火得发烫,光伏风电装得多了,发的电得存住啊,不然白天发晚上歇,多浪费? 储能就像电力系统的“充电宝”,需求蹭蹭往上涨。 我翻了翻几家储能公司的三季报,好家伙,不少利润增速比上半年还猛,有的甚至把上半年的亏损都填平了。 更关键的是,机构预测未来三年全球储能装机量能翻两番,这赛道分明还在长身体呢。
既然行业有前景,资金肯定闻着味儿来了。但我发现最沉得住气的,还得数社保基金——这群“国家队”选手,选股票就跟挑女婿似的,既要门当户对,还得看长远。 他们悄悄重仓了9只储能龙头,其中一只刚砸了40亿进去,现在还被套着。 这事儿有点意思,今天咱就扒拉扒拉这些被社保“相中”的公司。
先说最受关注的比亚迪。 翻比亚迪前十大股东名单,第三季度社保基金新进了3696万股,直接跻身第十大股东,按最新股价算,这笔持仓市值快40亿了。 有人可能纳闷:“比亚迪不是造电动车的吗?咋还搞储能? ”其实人家早就在储能圈杀疯了。
去年全球储能电芯市场,比亚迪排第三,市占率10.7%;做储能系统集成的话,也冲到了第六,拿了4%的市场份额。 秘诀在哪儿? 他们搞了个叫CTS的超级集成技术,还有“浩瀚”系列产品,听起来玄乎,实际就是能把电池打包得更紧凑、更安全。 现在比亚迪的储能产品已经跑遍全球70多个国家、400多个城市,在美国市占率80%,在英国也能占到30%。 更绝的是,人家从电池材料到生产设备全是自己搞定,供应链攥在手里,不怕卡脖子。
再看亿纬锂能,社保117组合刚把它加到1428万股,成了第九大股东。 这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去年全球第二,牛不牛? 但更让我佩服的是他们的技术狠劲——全球第一个把628Ah大容量电芯量产的企业。 啥概念? 电芯越大,同样容量的电池包体积越小、成本越低。 他们还整了个Mr.Giant储能系统,结合“透视者”技术,连质量认证都用上了航空航天级别的AS9100D,安全性直接拉满。
这公司在全球用户侧储能领域是核心玩家,储能逆变器全球第二,微型逆变器第四,产品卖到110多个国家。 最有意思的是它在南非市场,市占率超过五成——要知道南非老停电,家家户户都得备储能,德业的逆变器在那儿跟“刚需”似的。 技术上他们也玩得溜,低压离网适配、液冷技术,让储能设备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也能稳定运行。 去年他们储能逆变器卖了54万台,电池包更是狂卖46万台,电池包业务营收直接涨了177%,这增速够猛吧?
剩下的几家公司,咱也挑重点说。 钒钛股份社保重仓1.7亿股,持股5亿。 别看名字带“钒钛”,人家在储能领域是做钒电池的——这种电池寿命长、安全性高,特别适合电网级储能。 振华股份拿3亿筹码,主要搞储能用的铬盐材料,这是电池的关键原料,相当于“卖铲子”的角色。 豪鹏科技418万股、艾罗能源240万股、华阳股份1727万股,虽然持仓金额没前几位高,但都是细分领域的尖子生:豪鹏做小型储能电池,艾罗专攻户用储能系统,华阳股份则在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上有布局。
有人可能会问:“社保买了这么多,是不是意味着储能股能涨了? ”咱得泼盆冷水——社保基金不是炒短线的,他们看的是三五年后的确定性。就像当年投光伏,早期也没少被质疑,现在不都成了黄金赛道?
不过话说回来,社保也有“被套”的时候。 比如那只刚砸40亿进比亚迪的,要是买在阶段性高点,短期浮亏也不奇怪。 但人家怕吗? 估计不慌——毕竟押注的是全球储能增长的大趋势。
我有个朋友,去年听了社保持仓的消息买了点储能股,结果上半年行业调整,账户绿得发慌,差点割肉。 结果下半年政策一加码,储能项目招标量暴增,他买的股又涨回来了。 他跟我说:“跟着聪明钱走,短期可能坐过山车,长期大概率能到站。 ”
现在的储能行业,像不像2019年的新能源汽车? 那时候大家还在争论电动车能不能替代燃油车,现在已经满大街跑了。 储能也是一样,从“要不要建”到“必须建”,也就这几年的事。
当然,投资不是闭眼买。社保选的都是各细分领域的龙头,有技术、有市场、有供应链优势。 咱们普通投资者要是想跟,得先搞清楚这些公司到底靠啥吃饭,别听个代码就冲进去。
最后再唠叨一句:储能是未来十年的大生意,但波动肯定不小。 社保敢重仓,是因为他们算清了账——短期的涨跌,比不过长期的成长。咱要是也想分杯羹,不妨学学社保的思路:找那些在行业里扎根深、技术硬、市场广的公司,拿住了,时间会给你答案。
(信息来源:上市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GGII全球储能市场研究报告、各公司官方披露技术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