瞅着邱指导发的那老长一篇东西,说实在的,心里直犯嘀咕。这人平时挺利索的教练,突然整这么一出,啥意思啊?是心里发怵了?腻歪不想干了?还是……上面有人给他递了小纸条,不得不发?里面有些话吧,看了还真让人心里头不是滋味儿,跟针扎似的。
大伙儿茶余饭后都在琢磨这事儿呢。但咱们得掰扯清楚啊!孙颖莎那丫头,能打到今天这份儿上,从个小将蜕变成世界顶尖高手,谁带出来的?邱贻可邱指导啊!那真是把自个儿的心血、时间,成筐成筐地泼洒在训练场上了。小姑娘哪一步成长、哪一场胜利背后,不浸透着教练组、尤其是邱指导的心眼儿?这是一年两年的事儿吗?这是日日夜夜攒下来的硬功夫!
就指着最近输了一场球,咔吧一下就把教练这些年的汗珠子全给否了?这啥逻辑?这操作也太粗糙了吧!咱讲点道理好不好。竞技体育,玩的就是心跳,玩的就是未知。今儿个你赢他,明儿个他赢你,这不就是最大的魅力所在吗?它要是场场没悬念、年年冠军都内定,那还有人看吗?输赢本身,太正常了!比喝水吃饭还正常!
球迷们,谁不想看自己支持的运动员赢?那份心,那份期待,我们都懂。但问题出在哪?出在有些人呐,打着“心疼莎莎”、“为莎莎好”的旗号,动不动就在那指手画脚,叭叭个没完。仿佛场上哪个球处理不好、赛后技术环节没分析透,全是教练的锅。这不纯粹是外行指挥内行吗?他们懂运动员每个细微动作后面蕴藏的技术细节和战术意图吗?懂训练计划的安排、身体机能的调整、临场心理的微妙变化吗?这都是实打实的专业活儿,积累了多少年的经验!咱们球迷隔着屏幕看到的,跟人家场下精雕细琢的,能一样吗?真以为教练席上坐着是个闲人?
那份职业荣誉感,那份对金牌的渴望,邱指导难道不如你?孙颖莎难道不想赢?他们是第一线的战士,我们顶多算场外的拉拉队。咱支持归支持,但也得分清界限,不能越位啊!咱最该干的事,是踏踏实实支持队伍,维护好这个团队的积极氛围,给他们一个能专心训练、不受杂音干扰的环境。这才是真正为莎莎的长期发展铺路,为下个奥运周期打基础!
回头看看,哪次大赛邱贻可教练不是把该做的备战都做足了?德班世锦赛那会儿,一路杀到最后那股拼劲;仁川冠军赛,那落后局面下叫暂停布置战术的果断劲儿,事后证明多关键!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不能因为某一场(比如最近的亚锦赛输给平野)结果不理想,就从功劳簿上抹掉吧?这太不厚道,也不客观!
某些所谓的“粉丝”行为,真让人挠头。动不动就喊“下课”、“不行”,这种情绪化的宣泄,除了给队伍添堵、分散精力,对莎莎有任何实质性的好处吗?零!搞不好还让小姑娘夹在中间难做。咱们退一万步讲,邱指导真要是被这股舆论乱流给卷得没法安心执教,或者压力大到动作变形了,最后吃亏的是谁?是教练?更是运动员孙颖莎本人!这代价,太大太不划算。
咱实话实说,谁都知道中国乒乓球队竞争环境有多残酷。能在这个位置上坐稳的主教练,哪个不是经过千锤百炼?邱贻可能带出孙颖莎这块金子,能把她的技战术打磨得日趋完善、心理越发成熟,这本身就是能力的硬证明。一场比赛出点状况,可能有临场发挥问题,可能有对手状态爆种因素,可能有准备细节上的小疏漏——这些都是比赛的一部分,完全可以赛后总结改进。但这绝对不等于教练不行了。咱用脚趾头想想,要真那么“水”,国家队能让他在孙颖莎这么重要的奥运级选手身边待那么久?
咱们那些真喜欢莎莎的球迷,真得多点耐心、多点理解、多从长远计。别一时上头,轻易就被人带了节奏。那些煽风点火、挑动对立的言论,背后有啥目的咱也不知道,但扰乱军心是铁板钉钉的。一个拧成一股绳、目标一致、心态稳定的团队,才是莎莎冲击最高峰最坚实的后盾。别让那些杂音,寒了教练的心,乱了自己队伍的阵脚。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